20xx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8课诗词三首课件内容摘要:

当时繁荣的景象 , 社会影响很大。 姜夔身处名都看到的却是满目疮痍的一座空城 ,自然联想到他。 杜牧的诗让人想起昔日扬州的繁盛情景 , 而浩劫后的扬州却是如此萧条 , 寂寞冷清 , 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 抚今思昔 , 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伤之情。 《 虞美人 》 一词的结句 “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 请分析一下它在描写 “ 愁 ” 时的特点。 美点赏析 答案 答案 愁 , 是一种抽象的感情 , 李煜以实拟虚 , 把难见的情变作了可视的物 , 使人可以切实感受。 江河之大莫过于长江 , 南唐都城南京又紧靠长江 , 所以亡国之君李煜用长江之水喻思念故国之痛 , 寓意深刻 , 给人强烈印象。 “ 一江 ” , 有盈满之意 , 春天冰化雪消 , 江河水量最大 , 以“ 春水 ” 喻愁 , 更是浩荡不息。 一江春水东流 , 前浪后浪层层叠叠 , 犹如新愁压旧愁 , 无休无止。 李煜的愁不是缠绵的爱情相思之苦 , 而是社稷倾覆的家国之恨 , 因之用气势磅礴的一江春水作比更为恰当 , 有一种与天地山河同在的厚重感。 链接作家作品 (1)李煜 (937— 978), 时 国君 , 彭城 (今江苏徐州 )人。 南唐元宗李 璟 第六子 , 于宋建隆二年 (961)继位 , 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 (975),国破降宋 , 俘至汴京 , 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 、 违命侯。 后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 , 但精书法 , 善绘画 , 通音律 , 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 , 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有 、 、 《 乌夜啼 》 等词 , 被称为 “ ”。 答案 五代十国 南唐 《虞美人》 《浪淘沙》 千古词帝 (2)陆游 (1125— 1210), 字 , 号 , 越州山阴 (今浙江绍兴 )人。 南宋爱国诗人 , 有 《 剑南诗稿 》 、 《 渭南文集 》 等数十个文集存世 , 自言“ 六十年间万首诗 ” , 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 , 是我国现有存诗 的诗人。 诗作有 、 、 、 、 等。 (3)姜夔 (约 1155— 1209), 字尧章 , 号白石道人 , 又号石帚。 饶州鄱阳 (今江西波阳 )人。 宋著名词人。 他少年孤贫 , 屡试不第 , 终生未仕 , 一生转徙江湖。 代表作有 、 《 暗香 》 、 《 疏影 》 等。 答案 务观 放翁 《书愤》 《示儿》 《钗头凤》 《诉衷情》 《十一月 四日风雨大作》 《扬州慢》 最多 南 (1)《 虞美人 》 是李煜的绝笔词。 宋太祖开宝八年 (975), 宋兵攻克金陵 ,李煜投降 , 被送往汴京 (今河南开封 )。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 (978), 李煜作此词 , 命乐伎在他的生日七月七日之夕演奏 , 加上徐铉出卖 , 太宗极为震怒 , 用牵机药将他毒死。 此词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故国之恋。 一个亡国之君念念不忘他过去的美好生活 , 自然会招来杀身之祸。 (2)《 书愤 》 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 (1186)。 诗人一生 “ 寄意恢复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