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8课诗词三首课件内容摘要:
当时繁荣的景象 , 社会影响很大。 姜夔身处名都看到的却是满目疮痍的一座空城 ,自然联想到他。 杜牧的诗让人想起昔日扬州的繁盛情景 , 而浩劫后的扬州却是如此萧条 , 寂寞冷清 , 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 抚今思昔 , 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伤之情。 《 虞美人 》 一词的结句 “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 请分析一下它在描写 “ 愁 ” 时的特点。 美点赏析 答案 答案 愁 , 是一种抽象的感情 , 李煜以实拟虚 , 把难见的情变作了可视的物 , 使人可以切实感受。 江河之大莫过于长江 , 南唐都城南京又紧靠长江 , 所以亡国之君李煜用长江之水喻思念故国之痛 , 寓意深刻 , 给人强烈印象。 “ 一江 ” , 有盈满之意 , 春天冰化雪消 , 江河水量最大 , 以“ 春水 ” 喻愁 , 更是浩荡不息。 一江春水东流 , 前浪后浪层层叠叠 , 犹如新愁压旧愁 , 无休无止。 李煜的愁不是缠绵的爱情相思之苦 , 而是社稷倾覆的家国之恨 , 因之用气势磅礴的一江春水作比更为恰当 , 有一种与天地山河同在的厚重感。 链接作家作品 (1)李煜 (937— 978), 时 国君 , 彭城 (今江苏徐州 )人。 南唐元宗李 璟 第六子 , 于宋建隆二年 (961)继位 , 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 (975),国破降宋 , 俘至汴京 , 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 、 违命侯。 后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 , 但精书法 , 善绘画 , 通音律 , 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 , 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有 、 、 《 乌夜啼 》 等词 , 被称为 “ ”。 答案 五代十国 南唐 《虞美人》 《浪淘沙》 千古词帝 (2)陆游 (1125— 1210), 字 , 号 , 越州山阴 (今浙江绍兴 )人。 南宋爱国诗人 , 有 《 剑南诗稿 》 、 《 渭南文集 》 等数十个文集存世 , 自言“ 六十年间万首诗 ” , 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 , 是我国现有存诗 的诗人。 诗作有 、 、 、 、 等。 (3)姜夔 (约 1155— 1209), 字尧章 , 号白石道人 , 又号石帚。 饶州鄱阳 (今江西波阳 )人。 宋著名词人。 他少年孤贫 , 屡试不第 , 终生未仕 , 一生转徙江湖。 代表作有 、 《 暗香 》 、 《 疏影 》 等。 答案 务观 放翁 《书愤》 《示儿》 《钗头凤》 《诉衷情》 《十一月 四日风雨大作》 《扬州慢》 最多 南 (1)《 虞美人 》 是李煜的绝笔词。 宋太祖开宝八年 (975), 宋兵攻克金陵 ,李煜投降 , 被送往汴京 (今河南开封 )。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 (978), 李煜作此词 , 命乐伎在他的生日七月七日之夕演奏 , 加上徐铉出卖 , 太宗极为震怒 , 用牵机药将他毒死。 此词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故国之恋。 一个亡国之君念念不忘他过去的美好生活 , 自然会招来杀身之祸。 (2)《 书愤 》 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 (1186)。 诗人一生 “ 寄意恢复 ”。20xx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8课诗词三首课件
相关推荐
论对方的大量语句 , 表明了二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 但如果让冰心来写巴金 , 她就准能写好 , 因 为 “ 我 ” 正是从她对巴金的谈论里加深了对巴金的认识。 , 巴金很悲痛 , 他主动给冰心的女儿吴青写了一封信 , 对冰心一家表示慰问。 ,巴金亲自送给冰心一个大花篮表示祝贺。 冰心很高兴,认为 巴金了解她的心意。 整体感知 √ √ 解析 答案 答案 ① 冰心提议用 “ 好好休息 , 尽情享受
课堂互动 答案 叙述 (1~ 6段 ) 第一层 (1~ 4段 ) 第二层 (第 6段 ) 议论 (7~ 12段 ) 第一层 (第 8段 ) 第二层 (第 10段 ) 第三层 (第 1 12段 ) 1~ 6段 , 试分析作者是如何引出 “ 事物是复杂多样 ” 的道理的。 答案 从生活小事入手 , 通过写自己认识菱角的过程 , 以小见大 , 自然入题 , 表达深刻的思想。 答案 7~ 12段 ,
“ 渐 ” 的。 都有哪些事例。 答案 (1)文章通过大量生动形象的整合 , 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 “ 渐 ” 的存在。 (2)事例有: ① 孩子变老头,少女变婆子; ② 纨绔子弟变偷儿; ③ 季节轮换,昼夜推移,儿女成长,水仙花开; ④ 抱犊过沟; ⑤ 时钟移针。 答案 “ 抱犊跳沟 ” 的故事 , 这种写法对于说明 “ 渐 ” 的道理有什么好处。 答案 文中列举了 “ 农夫抱犊跳沟 ”
(10) 可 (1 1) 怎么 , 怎样 (12) 情形 , 光景 (13) 指英雄的流风余韵 (14) 靠 一、阅读《雨霖铃》 , 回答问题 1 . 上下阕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起什么作用。 答: _______ 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案 赏析手法 (1)体会一下引用 “ 五丁开山 ” 的传说在诗歌中的作用。 美点赏析 答案 答案 引用 “ 五丁开山 ” 的传说来写开山时的情景 , 表明开山时必定付出了重大代价 , 从而表现蜀道之艰难。 但在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中 , 也表现了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 , 赞扬了开路者的勇气。 引用传说 , 为诗歌增添了神秘色彩 , 引人入胜。 (2)“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常语序 , 能突出 、 强调某个句子成分所负载的语义 , 更有一种特别的美。 山如眉黛 , 小屋恰似眉梢的 痣一点。 十分清新 , 十分自然 , 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李乐薇 《 我的空中楼阁 》 ) 根据表达的需要 , 灵活运用比喻 、 比拟 、 排比 、 对比 、 夸张 、 对偶 、 设问 、反问 、 引用等修辞方法 , 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诗意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