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三册83变异1内容摘要:
突变 :概念 ┯┯┯┯ ATGC TACG ┷┷┷┷ ┯┯┯┯┯ AT A GC TA T CG ┷┷┷┷┷ ┯┯┯ AGC TCG ┷┷┷ ┯┯┯┯ A C GC T G CG ┷┷┷┷ 增加 维多利亚女王家族照片 英国皇族中的血友病系谱图 基因突变:特点 基 因 突变率 大肠杆菌组氨酸缺陷型基因 2 10-6 果蝇的白眼基因 4 10- 5 果蝇的褐眼基因 3 10- 5 玉米的皱缩基因 1 10-6 小鼠的白化基因 1 10- 5 人类色盲基因 3 10- 5 ① ________ 频率低 普遍性 ② 自然状况下突变 ________ 基因突变:特点 ③ _________ 随机性 发生在任意生物体个体 发生在 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发生在该生物体的任意细胞 发生在体细胞: 发生在 生殖细胞 : 可遗传 不可遗传 通常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间期 发生在细胞的任意 DNA片段中 基因突变:特点 ④ _______ 可逆性不定向性 ⑥ __________ 资料: A基因可以突变为 a, a基因也可以突变为 A A基因可以突变为 A A A A4基因 …… 多为中性 ⑤ 突变 _____________ 资料:多数对生物的性状既没有表现出有利也没有 表现有害,对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能力没有影响 你是一个育种专家: 现你有不甜而多汁 (aaBB)品种的水蜜桃,能否以这种水蜜桃为原料,培育出甜而多汁的水蜜桃。 基因突变:应用 这一育种过程的原理。 自然界基因突变的速率有何特点。 你采取什么措施加速突变的发生。 人工诱变 物理因素: 紫外线,激光,各种电离辐射,失重 化学因素: 变 异 的 原 因 环境因素造成 —— 不可遗传变异 遗传物质改变 —— 可遗传变异 基因重组 : 基因突变 : 染色体畸变 : 子代与亲代的性状 不同 的现象。 变异 ——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 新的基因型(性状 )。 基因的 核苷酸序列 发生改变,产生 新基因 、新性状。 变异 的 重要 来源 进化 的 重要 原因 比较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异同。 相同点: 使子代与亲代之间产生一定的差异。20xx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三册83变异1
相关推荐
P XBXB 女性正常 后代 Xb Y b XB Xb 配子 1 : 1 : 1 : 1 比例 XBXb 女性携带者 XbY 男性色盲 P XbXb 女性色盲 XBY 男性正常 XbY 男性色盲 XB Xb 女性携带者 后代 b b b XbY XbY XBXb I II III 1 2 3 4 5 6 7 8 9 10 色盲遗传系谱图 XbXb 色盲遗传系谱图 I II III 1 2 3 4
+环境 代代相传 男女发病率相同 隔代遗传 男女发病率相同 代代相传 男病<女病 隔代遗传 男病>女病 性状分离 aa Aa Aa 绘制遗传系谱图。 找出特殊家庭。 3. 4. 5. 6. 1. 2. 判断疾病 显隐性。 无中生有 —— 隐性 病。 有中生无 —— 显性 病。 尝试 排除伴 X遗传。 反证法。 尝试写出基因型。 进行遗传计算。 遗传病计算 A _ A
系统树,竟然和 传统的进化树 十分相象,从而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生物进化的正确。 古生物化石证据 ⑴ 生物化石: 是在特殊条件下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 古生物学上的证据: P44 根据化石与地质年代的关系、化石在地层里出现的顺序,能证实两个问题: ① 现代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②生物进化的顺序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四)假设 基因 决定的,它们既不会相互融 合,也不会在遗传中消失。 成对 存在的。 —— 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 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所以 配子只含有每对 基因中的一个。 ,雌雄配子的结合 随机 的。 遗传因子 =基因 (五)基因分离现象的解释 P CC cc C c Cc 配子 F1 紫花 F1
往往可达 100%,由于降低了水中的溶解氧,致使水生动物死亡。 美国白蛾是一种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危害严重的国际性植物检疫害虫。 它专门取食植物叶片 ,食性很杂 ,能危害包括农作物、果树、林木、花卉、蔬菜等在内的 300多种植物。 原产北美 , 广泛分布于美国北部、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 在我国是 1979年首次在辽宁省丹东发现,现在已经蔓延到中国很多个城市,包括沈阳、唐山
( 3) 通过人口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阐述,使学生树立“生物 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 育和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辩证观念。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 《 拥挤的人群 》 图片。 引导和点评学生的讨论。 讨论:。 你有过身处这样情景(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的切身感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