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专题5第2节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内容摘要:
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 , 对城市治理要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来考虑。 b.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 , 具以下特点: Ⅰ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起主导作用的生态系统。 城市中的一切设施是人制造的 , 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 , 城市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绿色植物的量很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 , 而不是野生动物;分解者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 , 分解功能不强。 Ⅱ .自然生态系统在物质上基本可以自给自足 , 城市生态系统则不同。 城市生态系统是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大 、 运转快 、 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 需要不断地输入粮食 、 能源等 , 同时会把大量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生态系统中 , 这种高度的开放性又导致它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依赖性 , 同时会对其他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干扰。 Ⅲ .城市生态系统中自然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弱 , 容易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 , 城市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 , 对环境污染的自动净化能力远远不如自然生态系统 , 城市的环境污染有大气污染 、 水污染 、 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 如图所示为某地农村牧渔生产系统初级模式的生态农业图解。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考虑鱼池生态系统 , 该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 ________等。 从生态系统类型上划分 , 该生态系统属于 ________生态系统。 (2)若考虑森林生态系统 , 该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之一是________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3)生态农业设计是生态农业建设实施的前提和依据。 某研究性课题小组在分析调查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 设计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假若你是该小组的成员 ,你认为这个设计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解析 ] (1)在鱼池生态系统中 ,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阳光 、 热能 、 空气 、 水分和无机盐。 由图可以分析该生态系统中既有森林 , 又有鱼池 , 是一个水域和陆地的自然过渡形态 , 属于湿地生态系统。 (2)森林生态系统 , 由于其生物的多样性 , 易形成复杂的营养关系 , 所以其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能够长期处于稳定状态。 (3)若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齐全;二是食物链合理;三是能量多级利用 , 物质可循环再生等。 [答案 ] (1)阳光 、 热能 、 空气 、 水分和无机盐 湿地 (2)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及功能 (3)① 研究设计合理的食物链组成或合理巧接食物链; ② 实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多级利用; ③ 实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再生或实现可持续发展或 “ 原料 —产品 —原料 —产品 ” ; ④ 设计合理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或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 提高抵抗力稳定性; ⑤ 提高整个系统的总体功能和综合效益; ⑥ 绘制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 ⑦ 写出设计报告。 我国的 “ 三北 ” 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 , 被誉为 “ 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 ”。 下列不属于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要求的是 ( ) A. 调节气候 B. 防风固沙 , 防止荒漠化 C. 提供木材 D. 维持大气中的碳 ——氧平衡 [答案 ] C [解析 ] 植树造林 , 保护环境。 森林可涵养水源 , 调节当地气候 , 可以防风固沙 , 防止荒漠化 , 树木进行光合作用 , 消耗 CO2, 制造 O2, 维持大气中的碳 ——氧平衡。 提供木材与环境保护无关 , 是经济效益。 二 、 生态工程发展的前景分析和展望 1. “ 生物圈 2号 ” 生态工程实验及启示 (1)问题的提出:人们憧憬着找到地球外的 “ 诺亚方舟 ”。 “ 生物圈 2号 ” 就是为了制造一个人工模拟的生命保障系统 ,以验证人类在离开地球的情况下 , 利用人工生态工程 , 仅仅依靠太阳能 , 能否维持生存。 (2)设计:它是一座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 其地上部分为立体钢架结构 , 配有双层玻璃窗 , 底部以厚水泥完全与外界隔离。 内部主要由 7种模拟生态群落区和两个大气扩张室组成。 生态群落包括 5个野生物生物群落和 2个人工生物群落 , 约有生物 4000种。 物质循环途径如下图: (3)实验结果: “ 生物圈 2号 ” 的物质循环途径是农田区的作物秸秆作。20xx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专题5第2节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相关推荐
, 或细胞对外源激素的敏感发生改变。 由 (2)知 , 愈伤组织通过液体悬浮培养能分散成单细胞。 (4)农业生态工程中 , 种养结合的优化设计应遵循生态和经济规律 , 进行综合分析 , 获得最佳的效益。 通过套种 、 间种和轮种等技术的应用 , 可使种植农作物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食物 , 在农业生产中应尽量不施用农药 , 以减少环境污染。 [答案 ] (1)维持渗透压 (2)液体悬浮培养 胚状体
度为 121℃ ,灭菌15~ 30min。 将培养基用旧报纸包裹,放入干热灭菌箱内,在 160~ 170 ℃ 下灭菌 2h。 9.倒平板 : 待培养基冷却到 50 ℃ 左右时,在酒精灯附近倒平板。 (倒平板操作见课本) 2d后观察平板,无杂菌污染才可用来接种 . 10.无菌检查: 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 37℃ 的温室中培养 24— 48小时,以检查灭菌是否彻底。 (二)纯化大肠杆菌 接种方法有:
300的 平板计数。 培养基上的菌落 设置对照 • 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实验设计 •结合课本上给出的资料与实验流程示意图,思考有关问题,然后进行实验设计,并且些出详细的实验方案。 资料一 土壤取样 资料二 样品的稀释 资料三 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操作提示 • 无菌操作 1. 取土样的小铁铲和盛土样的信封在使用前都需要灭菌。 2.
叙述正确的是 ( ) A. 对供体和受体母牛都要进行相同激素处理 B. 受精和胚胎的早期培养都需要在体外进行 C. 对冲卵获得的原肠胚检查合格后方可移植 D. 早期胚胎需移植到与供体生理状态相同的代孕母牛体内 [解析 ] A错误 , 对供体和受体母牛要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 但不一定是相同激素处理。 B错误 , 受精和胚胎的早期培养可以在体内进行。 C错误 ,
3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如下图: 抗原 ―― →免疫 效应 B淋巴 细胞 骨髓瘤细胞―― →筛选 选择培养基 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 →选择特定抗体的细胞群继续培养 体外、体内 提取单克隆抗体 4. 制备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首先要注射特定的抗原蛋白免疫小鼠 , 对小鼠免疫的原因: B淋巴细胞要经过免疫过程 , 接触抗原 , 增殖分化为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效应
图 2表示利用大肠杆菌作为工程菌生产人胰岛素的基本流程 (融合蛋白A、 B分别表示 β-半乳糖苷酶与胰岛素 A、 B链融合的蛋白 )。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 1 (1)图 1基因表达载体中没有标注出来的基本结构是________。 (2)图 1中启动子是 ________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 有了它才能启动目的基因的表达;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 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