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2种群数量的变化ppt教学课件内容摘要:
能出现 B .种群呈 “S” 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 K 值之前就是 “J” 型增长 C .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 600 时,种群 的增长率为 0 D .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 K 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解析】 种群 “ J ” 型曲线发生在生存资源、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的环境中,即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A 项正确;据图可知,种群呈 S 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 K 值之前并未和 J 型增长曲线重合,说明在达到 K 值之前由于有环境阻力的存在,种群增长曲线不是 J 型, B 项错误;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 6 0 0 时,种群达到最大值,种群的增长率为 0 , C 项正确;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就是由于环境条件的有限性,所以当环境条件有所改善时, K 值会增加,环境变恶劣时, K 值降低, D 项 正确。 【答案】 B 考点二 培 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细解教材 沿着科学探究的方法完成该实验的探究。 1 .提出问题: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2 .作出假设: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开始一段时间呈 “J” 型增长,随着时间推移,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 pH 的改变,酵母菌数量呈 “S” 型增长。 3 . 探究步骤 ( 1 ) 将 1 0 m L 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 ( 2 ) 将酵母菌接种到试管中的培养液。 ( 3 ) 将试管放在 25 ℃ 条件下培养。 ( 4 ) 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 用显微镜计数,估算 1 0 m L 酵母菌的初始种群数 N0,然后连续观察七天,记录每天的数值。 记录结果可设计成下面的记录表: 时间 次数 1 2 3 4 5 6 7 1 2 3 平均 ( 5 ) 分析数据,画出曲线。 进行数形转换,以时间为横坐标,酵母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下面的坐 标曲线图,分析曲线走向,揭示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4 . 实验结论 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呈 “S” 型增长。 5 .实验的注意事项 ( 1 ) 用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 2 ) 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 3 ) 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 4 ) 酵母菌数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所以无需设置对照实验。 ( 5 ) 当小格 中的酵母菌过多时,可以增大稀释倍数然后再计数。 典例精析 下列有关 “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 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培养过程中,每天应定时取样计数 B .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C .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 D .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解析】 培养过程 中,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A正确;抽样检测时,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B 正确;利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应先放置盖玻片,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待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吸去多余培养液,再进行计数,。20xx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2种群数量的变化ppt教学课件
相关推荐
,再次寻找蝙蝠蛾的幼虫作为寄主,这就是冬虫夏草的循环。 冬虫夏草 • 金灯藤与牵牛花同属于旋花科的植物,由于营寄生生长,叶片已退化成小鳞片状,也没有叶绿素,全体呈白色。 被缠绕的植物作为寄主提供营养。 金灯藤合瓣花冠内部的雄蕊和雌蕊都保持了旋花科的特征,花后结种子,可供药用,即 菟丝子 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在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 对寄生者有利
能量为 n ,需要前一营养级的能量至少为 n 247。 2 0 % = 5 n ,最多为 n 247。 1 0 % = 1 0 n。 ( 2 ) 能量在食物网中传递的计算,设食物链 A → B → C → D → E ,分情况讨论 情景设置 提出的问题 计算思路 计算公式 至少需要 A 营养级多少 传递效率取 20% X ( 2 0 %)4= Y E 营养级净增重 Y 至多需要 A 营养级多少
省 54426891 安徽省 59500510 福建省 36894216 江西省 44567475 山东省 95793065 河南省 94023567 内蒙古自治区 24706321 202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人口发展的基本特征如下: 1)人口增长速度快; 2)人口增长规模大; 3)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4)城镇人口比重增大。
% ( 4)意义: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及密度改变的直接表现。 种群的内部和外界因素影响都以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根本原因 人 口 1990年 7月 11日,是联合国确定并发起举行的第一个“世界人口日”。 1999年 10月 12日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 60亿人口日 2020年 12月 20日,法国国家人口研究所公布的统 计数据显示,全球人口数 量
时 ,此时的磁通量为各磁场穿过该面磁通量的代数和。 (2)磁通量是针对某个面来说的 ,与给定的线圈的匝数多少无关。 热点 1 磁通量的理解 【 例 1】 如图所示 ,竖直长直导线通过恒定电流 I,闭合线圈 abcd与直导线在同一平面内 ,导致线圈内磁通量发生变化的线圈运动是 ( ) 【 解析 】 选 A。 当线圈水平向右平移时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 ,当线圈竖直向下或向上平移 ,以及以竖
解题时,静电力常量 k取 109 N m2/C2 的前提是公式中的各物理量均取国际单位,即力 F、电荷量 Q1 和 Q距离 r的单位分别取 N、 C、 m。 122Fk r热点 1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 例 1】 绝缘细线上端固定 ,下端悬挂一小球 N,由绝缘支架支 撑着一小球 M,N、 M带电 ,当 M靠近 N时 ,N偏离竖直方向 ,如图所 示 ,下列关于 M、 N带电情况表述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