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73功率内容摘要:
= 4 m 所以 , 重力在前 2 s 内做的功为 W = m gl s in θ =2 10 4 J = 48 J ( 2) 重力在前 2 s 内的平均功率为 P-=Wt=482 W = 24 W ( 3) 木块在 2 s 末的速度 v = at = 2 2 m /s = 4 m /s 2 s 末重力的瞬时功率 P = mg v s in θ = 2 10 4 W = 48 W 针对训练 1 (2020长春高一检测 )从空中以 40 m/s的初速度平抛一重为 10 N的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 3 s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 g= 10 m/s2,则物体落地前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 ) A. 300 W B. 400 W C. 500 W D. 700 W 答案 A 图 7- 3- 2 解析 物体落地瞬间 v y= gt= 30 m/s,所以 PG= G v y=300 W,故 A正确. 二、机车启动的两种方式 1.恒定功率启动 (1)过程分析 (2) v - t图象如图 7- 3- 3: v ↑ ⇒ F = Pv ↓ ⇒ a = F - F 阻m ↓ ⇒ a = 0 , 速度最大且匀速. 图 7- 3- 3 2.恒定加速度启动 (1)过程分析 (2) v - t图象:如图 7- 3- 4所示. a =F - F 阻m不变 ⇒ F 不变 ⇒ v ↑ ,P = F v ↑ 直到 P 额 = F v 1 ⇒ P 额 一定 , v ↑ ⇒ F =P 额v↓ , a =F - F 阻m↓ ⇒ a = 0 , 速度最大且匀速. 图 7- 3- 4 3.机车启动过程的分析步骤 (1)分析物理过程,明确是哪种启动方式. (2)抓住两个基本公式:。20xx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73功率
相关推荐
一定时, F、 v成反比。 类型 1:机车以恒定功率 P 启 动 当 F=f阻 时, a= 0 , v达到最大 保持 vm 匀速 v F= v P a= m F- f阻 ↑ ↓ ↑ ↓ ↓ vm= f阻 P 五、机车启动问题 汽车启动过程中两个基本式: P= F牵 v m fFa 阻牵 vm 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的 v- t 图 先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 ,最终以速度 做匀速直线运动
关,只与初末状态物体的高度差有关,从 A到 B的高度是 H,故从 A到 B重力做功mgH, D正确. 二、对重力势能的理解及计算 1. 相对性 : Ep= mgh中的 h是物体重心相对参考平面的高度.参考平面选择不同,则物体的高度 h不同,重力势能的大小也就不同. 2. 系统性 :重力是地球与物体相互吸引产生的,所以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组成的系统共有,平时所说的 “物体
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 从 O 点到 (1) 问中所取的点 , 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ΔEp=________J . 动能增加量 ΔEk= ________J ; ( 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 B 8 4 (3) 若测出纸带上所有各点到 O 点之间的距离 , 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 v 及物体下落的高度 h , 则以v22为纵轴 、 以 h 为横轴画出的图象是图中 的 ________
A 选项正确.由公式 EP+12m v2=12m v20,可知 B 选项正确.又因为 Ek=12m v2,所以 D 选项正确. 答案: ABC D 7 .如图所示,一根长为 l1的橡皮条和一根长为 l2的绳子 ( l1 l2)悬于同一点,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一 A 球,绳子的另一端系一 B 球,两球质量相等,现从悬线水平位置 ( 绳拉直,橡皮条保持原长 ) 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当两球摆至最低点时
簧的压缩量逐渐减小,弹性势能减少,当弹簧恢复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但物体的运动速度仍然向右,继续向右运动,弹簧被拉长,弹性势能增加,所以正确选项为 D. 答案: D 7. ( 多选题 ) 如图所示,在一次蹦极运动中,人由高空跳下到最低点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重力对人做正功 B .人的重力势能减小 C .橡皮绳对人做正功 D .橡皮绳的弹性势能增加 解析:
aR ,所以 t 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路程为 s = v t= t aR , B 正确;由 a = Rω2=4π2T2 R 可得 T = 2πRa, C 项错误;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对于做圆周运动的小球而言,位移的大小为圆周上两点间的距离,最大值为 2 R , D 正确. 答案: A B D 7. 如图所示,摩擦轮 A 和 B 固定在一起通过中介轮 C 进行传动, A 为主动轮,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