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719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ppt习题课件内容摘要:
簧的压缩量逐渐减小,弹性势能减少,当弹簧恢复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但物体的运动速度仍然向右,继续向右运动,弹簧被拉长,弹性势能增加,所以正确选项为 D. 答案: D 7. ( 多选题 ) 如图所示,在一次蹦极运动中,人由高空跳下到最低点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重力对人做正功 B .人的重力势能减小 C .橡皮绳对人做正功 D .橡皮绳的弹性势能增加 解析: 人在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对人做正 功,人的重力势能不断减小, A 、 B 正确;橡皮绳不断伸长,弹力对人做负功,故橡皮绳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 C 错误, D 正确. 答案: ABD 8. 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一端固定于 O 点,另一端系一重物,将重物从与悬点 O 在同一水平面且弹簧保持原长的 A 点无初速度地释放,让它自由摆下,不计空气阻力,在重物由 A 点摆向最低点 B的过程中 ( ) A .重力做正功,弹簧弹力不做功 B .重力做正功,弹簧弹力做正功 C .重力不做功,弹簧弹力不做功,弹性势能不变 D .重力做正功,弹簧弹 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解析: 在重物由 A 点摆向最低点 B 的过程中,重力做正功,弹簧伸长,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故 D 对. 答案: D 9 .一根弹簧的弹力 ( F ) 与伸长量 ( l ) 之间的变化关系图线如图所示,那么弹簧由伸长量 8 c m 到伸长量 4 c m 的过程中,弹力做功和弹性势能的变化量为 ( ) A . J ,- J B .- J, J C . J ,- J D .- J, J 解析: F - l 围成的面积表示弹力的功 W =12 60 J -12 30 J = J ,弹性势能减少 J , C 对. 答案: C 10.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木块中间连有一弹簧,今用力 F 缓慢向上提 A ,直到 B 恰好离开地面.开始时物体 A 静止在弹簧上。20xx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719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ppt习题课件
相关推荐
A 选项正确.由公式 EP+12m v2=12m v20,可知 B 选项正确.又因为 Ek=12m v2,所以 D 选项正确. 答案: ABC D 7 .如图所示,一根长为 l1的橡皮条和一根长为 l2的绳子 ( l1 l2)悬于同一点,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一 A 球,绳子的另一端系一 B 球,两球质量相等,现从悬线水平位置 ( 绳拉直,橡皮条保持原长 ) 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当两球摆至最低点时
= 4 m 所以 , 重力在前 2 s 内做的功为 W = m gl s in θ =2 10 4 J = 48 J ( 2) 重力在前 2 s 内的平均功率为 P-=Wt=482 W = 24 W ( 3) 木块在 2 s 末的速度 v = at = 2 2 m /s = 4 m /s 2 s 末重力的瞬时功率 P = mg v s in θ = 2 10 4 W = 48 W 针对训练 1
一定时, F、 v成反比。 类型 1:机车以恒定功率 P 启 动 当 F=f阻 时, a= 0 , v达到最大 保持 vm 匀速 v F= v P a= m F- f阻 ↑ ↓ ↑ ↓ ↓ vm= f阻 P 五、机车启动问题 汽车启动过程中两个基本式: P= F牵 v m fFa 阻牵 vm 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的 v- t 图 先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 ,最终以速度 做匀速直线运动
aR ,所以 t 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路程为 s = v t= t aR , B 正确;由 a = Rω2=4π2T2 R 可得 T = 2πRa, C 项错误;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对于做圆周运动的小球而言,位移的大小为圆周上两点间的距离,最大值为 2 R , D 正确. 答案: A B D 7. 如图所示,摩擦轮 A 和 B 固定在一起通过中介轮 C 进行传动, A 为主动轮, A
,为了描述问题的方便 ,我们“给”这个比值一个单位 ,这就是 弧度( rad) . A B R o θ q = 半径弧 长 = RΔsΔs思考 对于 360176。 周角,用弧度如何表示。 练习: 1800对应多少弧度。 900对应多少弧度。 角速度的单位 : 弧度 /秒 rad/s 2分析: ( 2) 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弧度(圆心角)相同 ——
B . v1= v2c os θ C . v1= v2t an θ D . v1= v2s in θ 解析: A 、 B 两点速度分解如图,由沿杆方向的速度相等得: v1c os θ= v2s in θ , 所以 v1= v2t an θ ,故 C 对. 答案: C 8 .降落伞在匀速下降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若风速越大,则降落伞 ( ) A .下落的时间越短 B .下落的时间越长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