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内容摘要:
20 at21tvx +=速度公式: v= v0+at 小结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平均速度: txv)(v21v0 =+=位移与速度关系: 2 a xvv 202 =( 1)矢量式,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 2)“ +、 ”只是运算符号,要规定正方向, 取正负值代入式中计算,最后要说明方向。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例 1: 一辆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15m/s,加速度大小为 3m/s2,求: ( 1)汽车 3s末速度的大小。 ( 2)汽车的速度减为零所经历的时间。 ( 3)汽车 2s内的位移。 ( 4)汽车第 2s内的位移。 ( 5)汽车 8s的位移。 寻找更多的方法。 注意 做题的 格式 、用字母 符号 来表示物理量 15 v/m/s。20xx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相关推荐
两个等边三角形 若 α= 120176。 ,则 合力 大小 等于分力 大小 课堂讲义 目标定位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对点练习 例 2 物体只受两个力 F1和 F2的作用, F1= 30 N,方向水平向左, F2= 40 N,方向竖直向下.求这两个力的合力 F. 力的合成 30 N 40 N 10 N 解法一 图解法 取标度,作力的图示 以两力为邻边作出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即为合力 量出长度和角度
sin370 + 181。 cos370 G = + 40 N= 力的正交分解 将 F39。 分解到坐标轴上, 并建立坐标系, 则有: 力的分解举例 作业:竖直墙上挂一个重为 10N的光滑球,细绳与竖直方向成 θ=300角,求:球受到绳子的拉力和墙的支持力大小。 θ 解: (合成法) 解: (正交分解法) 注意:两种解法要分别画受力图 力的分解唯一性条件 三、已知力分解的唯一性条件
都属于力的单位 C.在厘米、克、秒制中,重力加速度 g的值等于 cm/s2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市制单位 maF 211 smkgN 国际单位 g= m/s2= 980 cm/s2 课堂讲义 二、单位制在计算中的应用 1.单位制可以 简化计算过程 计算时首先将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中,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表示
A、 B、 C、、或 0、 、 ( 6)计算纸带上各点之间的平均速度和各点的瞬时 速度 第一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 t =。 △ x =。 问题: 如何计算 DG之间的平均速度。 如何计算 E点的瞬时速度。 第一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B A D F E H G C G I 1 0 3 5 4 7 9 2 6 8 3X2X4X1X1d 2d 3d4d
位移为 s,总时间为 t, 依题意可得: smtsv 例 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先以 3m/s的速度运动 60m, 又以 2m/s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 60m,物体在整个运动 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 前段位移所用时间 t1=s1/v1=20s ∴ 后段位移所用时间 t2=s2/v2=30s ∴ t=t1+t2=50s s=s1+s2=120m 第一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 2)瞬时速度
越高 , 且人把 “ 粗 ” 弹簧压缩相同深度时 , 人被反弹的高度更高。 二、探究 弹性势能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 思考弹簧的弹性势能与拉力做功的关系。 结论: 学习重力势能时 , 是从重力做功开始入手分析的。 因此讨论弹性势能也应从分析弹力做功入手。 而且重力做功 , 引起重力势能发生变化 , 重力做功在数值上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量。 那么 , 弹力做功 ,引起弹性势能发生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