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3章第3节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内容摘要:
酸根离子的电离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只电离不水解 (如 NaHSO4)的显酸性 , 电离大于水解 (如 NaHSO NaH2PO4)的显酸性 , 水解大于电离 (如NaHCO NaHS)的显碱性。 弱酸弱碱盐电离出来的阴 、 阳离子都能水解 , 两种离子的水解相互促进 , 溶液的酸碱性由两种离子对应的酸 (碱 )性的相对强弱决定。 6. 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盐溶液的酸碱性跟盐的组成和水的电离密切相关。 现将盐的水解情况小结如下: 盐的组成 水解的 离子 水电离 移向 c(H+ )与 c(OH- )关系 溶液的 酸碱性 强酸弱 碱盐 弱碱阳 离子 向右移 c(H+ ) c(OH- ) 酸性 强碱弱 酸盐 弱酸阴 离子 向右移 c(H+ ) c(OH- ) 碱性 弱酸弱 碱盐 阴、阳 离子 向右移 、 或= 酸性、中性、碱性 强酸强 碱盐 无 不移动 c(H+ )= c(OH- ) 中性 (2020陕西西安一中测试 )由一价离子组成的四种盐: AC、 BD、 AD、 BC的 1 molL- 1的溶液 , 在室温下前两种溶液的 pH= 7, 第三种溶液 pH7, 最后一种溶液 pH7, 则( ) ● 典例透析 A B C D 碱性 AOHBOH AOHBOH AOHBOH AOHBOH 酸性 HCHD HCHD HCHD HCHD 【解析】 正盐水解后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可以归纳为“ 有弱 就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无弱显中性 ” ,这里的 “ 弱 ” 是指盐中的弱碱阳离子或弱酸根离子, “ 越弱 ” 是指对应的碱或酸的电离程度。 该题我们可以首先进行如下归类: AD pH7 ⇒ 根据 “ 谁强显谁性 ” 可知,电离程度: AOHHDAC pH = 7 ⇒ 电离程度: AOH = HC BC pH7 ⇒ 电离程度: BOHHCBD pH = 7 ⇒ 电离程度: BOH = HD 综上可得电离程度: HC = AO HH D = BOH ,即酸性:HCHD ,碱性: AO HBOH。 【 答案 】 A ● 变式训练 2 . (2020 浙江瑞安中学月考 ) 氯化铵晶体溶于重水 (D 2 O) 中,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 ( ) A . NH+4 水解生成 NH 3 H 2 O 和 HD 2 O+ B . NH+4 水解生成 NH 3 DHO 和 HD 2 O+ C . NH+4 水解生成 NH 3 D 2 O 和 HD 2 O+ D . NH+4 水解生成 NH 3 DHO 和 D 3 O+ 解析: NH4Cl溶于重水后存在下列关系: 水解的实质是 NH与 D2O电离出来的 OD- 结合生成NH3DHO, 促进 D2O的电离 , 使 D3O+ 的浓度不断增大 , 直至达到平衡 , 溶液呈酸性。 答案: D 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 教材点拨 1 . 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 式一般应用 “ ” 连接,由于水解程度较小,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即使是难溶或易挥发或不稳定的物质也应写其化学式,一般不标 “↑” 、 “↓” 等状态符号。 2 . 书写方法: (1) 弱酸强碱盐 ① 一元弱酸强碱盐水解 弱酸根阴离子参与水解,生成弱酸; 如: CH 3 COONa + H 2 O CH 3 COOH + Na OH CH 3 COO-+ H 2 O CH 3 COOH + OH- ② 多元弱酸根阴离子分步水解 由于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多步进行的,所以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的水解也是分多步进行的 ( 阴离子带几个电荷就要水解几步 )。 水解离子方程式应分步书写,水 的系数始终是 1。 不过,第一步水解最易,第二步水解较难,第三步水解更难。 如: Na2CO3+ H2O NaHCO3+ NaOH NaHCO3+ H2O H2CO3+ NaO H 离子方程式: CO2 -3+ H2O HCO-3+ OH-( 主要 ) HCO-3+ H2O H2CO3+ OH-( 次要 ) 提示: ① 水解离子方程式用 “ ”。 ② 通式: Am -+ H2O HA( m - 1) -+ OH- A-+ H2O HA + OH- ③ 多元弱酸的酸式强碱盐水解 如: NaHCO3+ H2O H2CO3+ NaOH HCO-3+ H2O H2CO3+ OH- Na3PO4+ H2O Na2HP O4+ NaO H PO3 -4+ H2O HPO2 -4+ OH- Na2HPO4+ H2O Na H2PO4+ NaOH HPO2 -4+ H2O H2PO-4+ OH- NaH2PO4+ H2O H3PO4+ NaO H H2PO-4+ H2O H3PO4+ OH- 提示: 多元弱酸的酸式强碱盐既可以水解 (水解是多步进行 ), 也可以电离 , 溶液酸碱性取决于水解和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 , 如果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 溶液显碱性;如果水解程度小。20xx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3章第3节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
相关推荐
( 1 )金刚石 晶体硅 氯化钠 干冰 ( 2 )石英晶体 铝硅合金 冰 ( 3 ) C a O K C l K I ( 4 ) I2Br2Cl2F2 知识网络建构 专题归纳整合 专题一 专题二 1 . 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判断晶体的类型 ( 1 )在常温下呈气态或液态的物质 ,其晶体应属于分子晶体 ( Hg除外 ), 如 H2O 、 H2等。 对于稀有气体 ,虽然构成物质的微粒为原子
的内电路,电流方向为负极 → 正极,阴离子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向Z n SO4溶液中迁移 C 锌为原电池负极。 发生氧化反应 D 铜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Cu2 ++ 2e-== =C u 【 答案 】 A 【 点评 】 (1)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区别电子流动方向和电流方向。 2. 有如图所示的两个原电池装置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变式训练 A. A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料有关。 在理解以上放电顺序时要特别注意 , 如 Pb2+ 、 Sn2+ 、 Fe2+ 、 Zn2+ 在 H+ 浓度较小时 , 放电能力排在 H+ 前面 , 在 H+ 浓度较大时 , 放电能力排在 H+ 后面。 Al3+ 、 Mg2+ 、 Na+ 、 Ca2+ 、 K+ 只在熔融状态下放电 , 在水溶液中不放电。 3. 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一般规律 电解 类型 电解质 类别 (实例 )
( 逆 )。 【 答案 】 C 1. (2020上海卷 )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 , 平衡常数 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 A. K值不变 , 平衡可能移动 B. K值变化 , 平衡一定移动 C. 平衡移动 , K值可能不变 D. 平衡移动 , K值一定变化 ● 变式训练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及平衡移动原理 , 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平衡常数和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能力。
体心: 1 面心: 1/2 顶点: 1/8 棱边: 1/4 均摊法: 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果是被 x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得的份额就是 1/x 现有甲、乙、丙、丁四种晶胞 ,可推知:甲晶体中 A与 B的离子个数比为 ;乙晶体的化学式为 ;丙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丁晶体的化学式为 ______。 1∶ 1 C2D EF XY3Z 课堂反馈 下图依次是金属钠 (Na)、
氯霉素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 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会抑制免疫功能,削弱机体抵抗力。 人工合成药物 2020/12/25 16 抗生素可使病菌产生耐药性。 抗生素使用以后微生物可以针对它产生耐药性,是细菌保护自己的措施。 如果我们滥用抗生素,环境中存在的这些致病微生物都是耐药的,那人体生病感染的都是耐药菌,很难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最后受到损害的是我们人类自己。 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