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内容摘要:
并释义 (1)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 (2)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 (3)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 答案: (1) “ 无 ” 通 “ 毋 ” , 不要 (2) “ 颁 ” 通“ 斑 ” , 头发花白 (3) “ 涂 ” 通 “ 途 ” , 道路 2 .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答案: (1) 动词 ,吃 名词,食物 ( 2) 数目 几 , 若干 屡 次 c249。 , 密 (3) 发射 派遣 打开粮仓 , 赈济百姓 花开 (4) 不弯曲 副词 , 只是、不过 价值 (5) 兵器 战争 军队 兵士 (6) 能承受 尽 胜利 超过 优美的 3 . 指出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答案: (1) 连词 ,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 表修饰 连词 ,表承接 连词 , 表转折 连词 , 表并列 (2) 句末助词 句末语气词 , 了 (3) 指示代词 , 这样 形容词词尾 , 相当于 “ 地 ” (4) 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 助词 , 的 代词 ,代百姓 (5) 介词 , 比 介词 , 对 介词 , 在 (6) 介词 ,用 介词 , 凭 借 介词,按照 介词,拿 4 . 词类活用 (1) 五十者可以 衣.帛矣: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 谨.庠序之教: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 (3) 然而不 王.者: 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 (4) 王无 罪.岁: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答案: (1) 名词活用为动词 , 穿 (2)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 认真从事 (3 ) 名词活用为动词 , 为王 (4) 名词活用为动词 , 归咎、归罪 5 . 古今异义词 (1) 河.内凶 古义: 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今义:泛指河流。 (2) 请.以战喻 古义: 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今义:敬辞 , 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 (3) 七十者 可以. .食肉矣 古义: 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今义:常连用 , 表示同意 , 认可。 (4) 弃甲曳兵而 走. 古义: 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今义:常指一般的行走。 (5) 或 . 百步而后止 古义: 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 答案: (1 ) 特指黄河 ( 2) 请允许我 (3) “ 可 ” 是 “ 可以 ” ,“ 以 ” 是 “ 凭借 ” (4) 跑 , 这里指逃跑 (5) 有的人 ,不定代词 6 . 特殊句式 (1) 养生丧死无憾 , 王道之始也: ______________ (2) 填然鼓之 , 兵刃既接 , 弃甲曳兵而走: __ ______ __ _ (3) 申之以孝悌之义: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 或百步而后止 , 或五十步而后止: ______________ (5) 未之有也: 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 答案: (1) 判断句 (2 ) 省略句 , “ 弃甲曳兵 ” 前省略“ 士 兵 ” (3) 介词结构后置句 (4) 或 „„ 或 „„ 为固定结构 (5) 宾语前置句 一、内容梳理 二、把握主旨 本文记叙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 , 围绕 “ 民不加多 ” 这一问题 , 孟子以作战中 “ 五十步笑百步 ” 的比喻暗示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国家富强、 百姓增多,而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能够发展生产、安居乐业、受到教化,这样做,就可以 “ 王天下 ”。 三、艺术特色 1 . 结构严谨。 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 , 铺张扬厉 , 似乎散漫无纪 ,实则段落分明 , 层次井然。 孟子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 , 长于诱导启发 , 始终争取主动 , 客观上形成了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 2 . 善用比喻说理。 孟子善用比喻说理表现在用对方所熟悉的事例设喻 , 启发对方 , 使对方容易接受。 梁惠王喜欢打仗 , 就用战争作比喻 , 如用 “ 五十步笑百步 ” 比喻梁惠王所谓“ 尽心于国 ” 不比邻国之政好多 少;用 “ 刺人而杀之 ”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3 . 论辩气势磅礴。 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处用了排偶句式 ,如在第 5 段中阐述了 “ 王道之始 ” 的道理。 孟子以 “ 不违农时 , 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 材木不可胜用也 ” 三组排偶句 , 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 , 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 连用 “ 不可胜 „„ 也 ” 的句式 , 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完的感觉 , 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1 . “ 仁政 ” 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我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孟 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 “ 加多 ” ,称雄诸侯,须施行仁政。 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 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20xx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
相关推荐
, 对比和反衬 ④“ 一去 ” 正面写其态度之坚决 , “ 青冢 ” 侧面写其思念故国 ⑤ 侧面烘托 , 对比和反衬 ⑥“ 空归 ” 衬托其思念故土 ⑦ 侧面烘托 ⑧ 侧面烘托其美好品格 (2) ① 交代了时间。 ② 更指空间 , 指的是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 这句诗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 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的感觉。 朔漠的黄昏 ,营造出一种伤感之景。 3 .
说“死”、“病”) ( 3)职业的禁忌语(渔民忌“翻”,戏班忌“散”、“伞”,商人忌“ 干 ”、“蚀”) ( 4)隐私的禁忌语(家庭情况、年龄、收入、感情生活) ( 5)生理上的缺陷。 诸如耳聋,眼瞎,脸麻,背驼,腿短,五官违常,肥瘦失宜。 如果彼此不是那么亲密无间,或对方不够开朗大度,说话时对上述种种都应当避开,不得已时只好采取间接表达方式。 如:阿 Q最恼人的是因他头皮上瘌疮疤
常用于江河湖海 , 有时也用于通过困难、难关、危机等。 例: ① 鲤鱼们的一生就在这浅浅的水池中 ____ ____。 ② 帮助他人顺利 ______ __ 难关 , 自己又何尝 不是幸福的呢。 (2) 自鸣得意 自命不凡 这两个词语都有 “ 认为自己很不一般 ” 的意思 , 都属于贬义词。 但词义的侧重点不同: “ 自鸣得意 ” , 自己表示很得意 ( 多含贬义 ) ; “ 自命不凡 ” ,
接数词。 “ 不只 ” , 不但 , 不仅。 后面一般不接数词。 例: ①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 , 我看了 ______ __ 一次。 ② ________ 我喜欢看海明威的小说 , 我们班许多男生都喜欢看。 答案: ① 不止 ② 不只 (3) 坚韧 坚忍 两个词都和 “ 坚持 ” 有关。 不同的是 “ 坚韧 ” 指坚固而有韧性 , 重在不间断。 “ 坚忍 ” 指 ( 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 )
作为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献礼影片的制作工作进入倒计时。 ② 天下真有这样 ______ __ 的人物 , 我今儿才算见了。 答案: ① 标志 ② 标致 (3) 委屈 委曲 二者读音相同 , 但意义不同。 “ 委屈 ” 指受到不应有的待遇而心里难过。 “ 委曲 ” 有三个意思: ① 指曲调、道路、河流等曲折委婉; ② 指事情的经过底细; ③ 指屈身折节。 例: ① 情况十分复杂 ,
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 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无边繁花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锦缎 山涧 飞泻 溅起 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