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内容摘要:
F、对于汽车的后轮在研究牵引力的来源时 G、地面上放一只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力推 它,当研究它是先滑动还是先翻转的时候 ( BDE ) 三、位移和路程 思考:1、什么是位移和路程。 2、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是什么。 总结: 位移是指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指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 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 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其他时候路程都大于位移;位移与路径无关。 强化训练: 如图,质点从圆周上的 A点出发,沿圆周逆时针方向运动,一共运动了 7周半。 在此过程中,质点通过的路程是 ,位移大小是 ,方向为 (圆周半径为 R=1m) 2、 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就是路程 B、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路程 C、位移和路程都与具体的运动路径有关 D、位移是矢量,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动;路程是标量,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A B O 2m A→ B ( D ) m153、某人先向东走2m,接着向西走6m,最后向南走3m,则他在这段运动中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 A、5m 5m B、 11m 11m C、5m 11m D。鲁科版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
相关推荐
定错了 ? ( ) A.与车同向行驶的自行车向后运动 B.公路两旁的树是静止的 C.有一辆汽车总在自己的车前面不动 D.路旁的房屋向后运动 1)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 ,用直线坐标系(一维坐标系 )加以描述 .即在给定的一条直线上 ,确定一个正方向 ,取一个定点为原点 ,任取一定线段为单位长 ,这样就在该直线上建立了直线坐标系 (又称数轴 )。 空间位置的描述 : 2) 如果物体在平面上运动 ,
k + k ( k + 1 ) k ( k + 1 ) ( 2 k + 3 ) + 2 ( k + 1 )= + =4 k + 2 ( 2 k + 1 ) ( 2 k + 3 ) 2 ( 2 k + 1 ) ( 2 k + 3 )( k + 1 ) ( 2 k + 3 k + 2 k + 2 ) ( k + 1 ) ( 2 k + 1 ) ( k + 2 )==2 ( 2 k + 1 ) ( 2
两个步骤和一个结论缺一不可 : 第一步是奠基步骤,是命题论证的基础,称之为 归纳奠基(基础) ; 第二步是 归纳步骤 ,是推理的依据,能否由特殊推广到一般,它反映了无限递推关系,其中 “假设 n=k时成立” 称为 归纳假设。 第三步是总体结论,也不可少。 例 2+4+6+8+…+2n=n 2+n+1(nN*) 证明 :假设当 n=k时等式成立,即
电池规格: 36 V 12 Ah(蓄电池) 整车质量: 40 kg 额定转速: 210 r/min(转 /分) 外形尺寸: L 1800 mm W 650 mm H 1100 mm 充电时间: 2~ 8 h 电机:后轮驱动、直流永磁式电机 额定工作电压/电流: 36 V/ 5 A根据此铭牌中的有关数据,可知该车的额定时速约为 ( ) A. 15 km/h B. 18 km/h C. 20
分析 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G, 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F。 G F ( 1)匀速上升时,加速度 a=0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G=ma 故 F=mg =50 10N =500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体重计的示数为 500N ( 2)以加速度 a=4m/s2加速上升时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G=ma 故 F=m(g+a) =50 (10+
:物体对支持物压力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大于 物体所受 重力的现象(视重 实重) :物体对支持物压力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小于 物体所受 重力的现象(视重 实重) 二、超重与失重 一、实重与视重 :物体对支持物压力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为零 的现象 (视重 =0 ) 条件: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F= 0 某人站在一台秤上,当它猛地下蹲到停止的过程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