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必修一13速度和加速度5内容摘要:
的位移为 12米,请分别求出它在每个 5秒内的平均速度以及这 15秒内的平均速度。 第一个 5秒内的平均速度 smsmtxv 2510111 smsmtxv 3515222 smsmtxv 333 第二个 5秒内的平均速度 第三个 5秒内的平均速度 15秒内的平均速度 smsmtxv 121510 一辆汽车沿直线从甲地到乙地 ,前一半时间以速度 v1 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 v2 匀速运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如果前一半路程以速度 v1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以速度 v2 匀速运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 (v1+v2)/2 2v1v2/( v1+v2) 小结: 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哪段时间内 (或哪段位移 )的平均速度 求平均速度时应严格按定义进行 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平均速度 =位移 /时间 平均速率 =路程 /时间 在单向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 三、平均速率: 其中 s表示某段过程的路程 平均速率是标量 tsv 某人爬山 , 从山脚爬上山顶 , 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 , 上山的平均速率为 v1, 下山的平均速率为 v2, 求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 解:由于此人爬山往返一次,位移为零,故平均速度等于 0。 平均速率 21212121。鲁科版必修一13速度和加速度5
相关推荐
速度之比 v1:v2:v3…… = 1:2:3…… 第一个 T内、第二个 T内、第三个 T内 …… 的 位移之比 SⅠ :SⅡ :SⅢ …… = 1:3:5…… 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 t1:t2:t3…… = …… )23(:)12(:1 [例 2]有若干相同的小球,从斜面上的某一位置每隔,在连续释放若干颗小球后,对准斜面上正在滚动的若干小球拍摄到如图所示的照片,测得
为 3 m/s2; (4)甲、乙前 2 s内的位移分别为: s 甲 =( 2+6) 2/2 m=8 m s 乙 =( 12+6) 2/2 m=18 m. 三、位移 — 时间关系 v = 20 tvv 由于物体做匀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是均匀的,它在时间 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 . — 时间关系 s=v0t+21 at2. 教师精讲 因为 s=tv , v = 20 tvv
svatsatvasvvattvsatvvtttt221022122202200初速度等于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 1) a. 用投影片出示例题 1: 发射炮弹时,炮弹在枪筒中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匀加速运动,如果枪弹的加速度是25 /105 sm ,枪 筒长 ,枪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是多大。 b:用 CAI课体模拟题中 的物理情景,并出示分析思考题: 1)枪筒的长度对应于枪弹做 匀
以 10m/s的平均速度通过 20m的位移。 求全程平均速度 ? 4s 12m 8m/s 3s V平 = 10m/s 20m 1. 一物体以速度 υ=2m/s作匀速运动 , 则: 1) 前 2s内的 =。 2) 第 2s末的 υ即 =。 2.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变速直线运动 , 已知:经前 4s时间发生 12m的位移时速度达到 8m/s, 紧接着作 3s的匀速运动 ,以后又以
东 西 南 北 高 中 物 理 必 修 一 第二节 质点和位移 分析: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经不同的路径物体所通过的路程不同,而经不同的路径最终物体的 位置都是从衡阳变到长沙。 如果我们用不同 路程 来描述物体经不同的路径,那么我们用什么样的物理量来 描述物体的位置改变呢。 京广线 107国道 乘飞机 长沙 衡阳 东 西 南 北 二、位移 物理意义 :它是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 物理量。 高 中
用来描述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的物理量,称为位移。 它是一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通常用符号 s表示。 什么是位移 ? 1) 对于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利用直线(一维)坐标系来表示其初末状态的位置,物体位移即为末位置坐标减去初位置坐标: s= -。 2) 位移是一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大小: s=︱ - ︱ (绝对值) 方向:用正负表示,若 , s0为正值,表示位移方向与 x轴正方向相同: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