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必修1走进化学科学7内容摘要:
物质,是什么。 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如何制取它。 古代冶铁图 2Fe+3CO2 3CO+Fe2O3 高温 分子 原子 实验室 组装分子器件 通过以前的学习和上面的介绍,你对化学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你能说一下什么是化学科学吗。 小结 : 物质 化学 自然科学 研究 组成 结构 性质 变化 制备 应用 原子 分子 创造性 实用性 特 征 认识分子 制造分子。鲁科版化学必修1走进化学科学7
相关推荐
lL - 1 D. molL - 1 【 答案 】 B 【 方法技巧 】 当 Al3+ 完全转化为 Al(OH)3沉淀时, H2SO4提供的 H+与 NaOH提供的 OH- 相等。 4.镁铝合金 g溶于 300 mL 2 molL - 1的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为 L。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产生沉淀的质量为 ( ) A. g B. g C. g D. g 答案: C
< Cl。 变化的原因是( ) A 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递增: 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②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③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 叫做 元素周期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的 实质 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由小到大 , 且最高正价依次 降低 的是 ( ) A. Al、 Mg、 Na B. N、
化剂 6e 2Al+2NaOH+6 H2O==2Na[Al(OH) 4]+3H2↑ ( 四羟基合铝酸钠 ) Al(OH) 3—— 两性氢氧化物 [制备 ] 〖 问题探究 〗 Al3+ +3 NH 3 H2O = Al(OH) 3 ↓+ 3 NH 4+ [物理性质 ] 用铝盐溶液与氨水反应: 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有吸附性,可作净水剂 [化学性质 ] 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
国科学院 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提供, 照片中的每一个亮点代表一 个硅原子(放大 180万倍)。 神舟五号返回舱号 诺贝尔化学奖(近十年) 1993年 . 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M. 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 1994年 . 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 了杰出贡献 1995年 (德国人)、 M. 莫利纳、 . 罗兰(美国人)
质 ⑦ 提出原子 —— 分子学说 A . ②④⑤⑦ B . ①③④⑤⑥ C . ①④⑤⑥⑦ D . ①③④⑦ 13 解析 本题从内容上说是一些识记性知识。 ①②③④⑤是非常熟悉的知识,其中属于化学范畴的是 ①③④⑤ ;⑥ 人工合成蛋白质是指 1965 年我国科学工作者第一次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 结晶牛胰岛素。 答案 B 14 2
(二十世纪后) 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 阅读课本 P4] 放射性元素的发现 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 创造新分子的合成化学的崛起 高分子化学的创立 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 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 ……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现代 (二十世纪后) 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见课本 P4]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现代 (二十世纪后) 用原子组成的最小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