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必修1硫的转化1内容摘要:
___________。 (3)当 X是强碱时, E是 ________,写出 B生成 C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 A→B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 X是强酸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X是强碱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020年汕头模拟 )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状况下能共存,并且都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 A. SO H2S、 Cl2 B. NO、 O HBr C. SO CO O2 D. HCl、 HBr、 HI 答案 : C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硫单质与金属铁反应生成 FeS,体现了硫单质的氧化性 B. SO2能使酸性 KMnO4溶液、氯水褪色,说明 SO2具有漂白作用 C. H2S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D.医疗上常用 BaSO4作 X射线透视的“钡餐” 解析 : B项 KMnO4溶液、氯水褪色是 SO2的还原性, C项 H2S中的- 2价硫表现还原性,+ 1价的 H表现氧化性。 答案 : B 4. 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规定空气中 SO2的含量不得超过 mgL - 1。 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少 SO2排放量的是 ( ) ① 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做民用燃料 ②提高热能利用率 ③硫酸厂采用更好的催化剂使 SO2氧化成 SO3 ④使用 CS2萃取煤炭中的硫 ⑤燃煤中加入石灰后再使用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解析 :催化剂不能提高 SO2的转化率,用 CS2萃取煤炭中的硫不现实。 答案 : A 5.酸雨主要是燃烧含硫燃料时释放 SO2造成的,每隔一段时间测定一次酸雨的 pH,随时间的推移测得的 pH将 ( ) A.逐渐变大 B.逐渐减小至某一定值 C.不变 D.无法判断是否变化 答案 : B 探究浓 H2SO4与 Zn的反应 一定量的浓硫酸与足量 Zn充分反应时,有 SO2和 H2生成。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从定性方面对此作了研究。 定性实验: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并微热,观察到 C、 D、E中均有气泡产生;随后气泡量减少,品红溶液褪色,D中先出现浑浊后浑浊消失;反应较长时间后, C、 D、E中的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 试回答: (1)从甲、乙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填入 B、 C中,并进行正确连接, a接 ________、 ________接 b, c接 ________、 ______接 d; D、 E两支试管中 CCl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较长时间后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量的浓硫酸与足量 Zn充分反应时,有 H2生成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的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中浑浊消失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 (1)B中应该选择乙,乙是一个安全装置, a接 3或4; C中应该选择甲, c接 2, d接 1;由于 SO2难溶于 CCl4,所以 D、 E中 CCl4溶液的作用是防倒吸。 (2)反应开始后,装置中残留的空气首先被排出,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当空气排尽后,生成的 SO2被品红溶液吸收,气泡量减少,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浓硫酸被还原;反应较长时间后, C、 D、 E中的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说明浓硫酸浓度降低,与 Zn反应生成的不再是 SO2,而是 H2。 (3)生成 H2的原因是:反应一段时间后,浓硫酸浓度下降,变为稀硫酸,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一、选择题 (每小题 5分,共 50分 ) 1.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变化 B.常温下都能用铝容器贮存 C.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 D.常温下都容易和铜反应 解析 :在常温下浓 H2SO4与 Cu不反应。 答案 : D 2.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 SO2有关的是( )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层空洞 D.温室效应 解析 : A项酸雨与 SO NO2有关; B项光化学烟雾与 NO烃有关; C项与氟氯烃有关; D项与 CO2有关。 答案 : A。鲁科版化学必修1硫的转化1
相关推荐
O2+2OH == CO3 2 +H2O (2)弱氧化性 CO2+C === 2CO (3)与盐反应 (在溶液中 ) CO2+Na2CO3+H2O= 2NaHCO3 (4)不与酸反应 (1)酸性氧化物 (2)弱氧化性 (3)与盐反应 (固体 ) (4)与氢氟酸反应 高温 高温 高温 不与水反应 SiO2+CaO== CaSiO3 SiO2+2OH == SiO3 2 +H2O 高温
性质 化学 性质 均为银白 色金属 钠比铁硬度、 密度小,熔点 沸点低 均能与 O 酸、盐溶液 反应 ①钠常温下能与 O2 反应,铁常温下不 能与 O2反应 ②钠可在空气中燃 烧,铁只能在纯氧 中燃烧 ③铁可置换出 CuSO4 溶液中的 Cu, 而钠 是先与水反应 虽都是金属单 质,但物理性 质有较大差别 都是较活泼的 金属单质,但 钠比铁更活泼 【思考】归纳金属可能具有的共性。
O2+2OH == CO3 2 +H2O (2)弱氧化性 CO2+C === 2CO (3)与盐反应 (在溶液中 ) CO2+Na2CO3+H2O= 2NaHCO3 (4)不与酸反应 (1)酸性氧化物 (2)弱氧化性 (3)与盐反应 (固体 ) (4)与氢氟酸反应 高温 高温 高温 不与水反应 SiO2+CaO== CaSiO3 SiO2+2OH == SiO3 2 +H2O 高温
物质的一般性质。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四 : 比较法 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 的异同,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 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归纳和概括。 交流 研讨 金属钠与铁的比较 性质 相同点 不同点 结论 物理 性质 化学 性质 均为银白 色金属 钠比铁硬度、 密度小,熔点 沸点低 均能与 O 酸、盐溶液 反应 ①钠常温下能与 O2 反应,铁常温下不 能与 O2反应 ②钠可在空气中燃
: 用 实际参加反应 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① NaCl 与 AgNO3 ② Ba(NO3)2 与 NaOH ③ HCl与 NaOH ④ Na2CO3 与 HCl √ √ √ 交流 研讨 若能发生的,你能否仿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从电解质电离的角度分析出他们发生反应的实质 Ag+ + Cl = AgCl↓ H++OH=H2O CO32 +2 H+=CO2 ↑ + H2O
在哪些离子。 能否导电。 Ba(OH)2溶液中主要存在 Ba2+、 OH,H2SO4溶液中主要存在 H+、 SO42,均可导电。 观察 思考 问题 2 观察、记录现象,交流研讨各现象背后隐藏的离子行为。 红色溶液逐渐褪为无色, OH与 H+ 结合成中性的难电离的水分子。 产生白色沉淀, SO42与 Ba2+结合 成难溶的 BaSO4。 电流表指针由大变小又变大, 溶液 中离子浓度降低后又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