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必修1海水中的化学元素ppt复习课件内容摘要:
分别在足量的 O CO N2中燃烧,生成固体的质量依次为 W W W3,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W1= W2W3 B. W2W1W3 C. W1= W2= W3 D. W3W2W1 4.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过滤;⑤浓缩结晶。 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 A.②④⑤③① B.③②④①⑤ C.③④②⑤① D.②④③⑤① 答案 : D 5. (2020年烟台质检 )将 mol Cl2缓缓通入含有 mol H2SO3和 mol HBr的混合液中,则溶液中H+ 的浓度与通入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下列图中的 (纵坐标都表示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 ) 6. (2020年海口模拟 )实验探究是体验知识的产生或形成过程的基本途径。 下面是某同学探究实验报告的一部分,请填空: 实验名称:氯、溴、碘的氧化性强弱比较 实验药品: NaCl溶液、 KBr溶液、 KI溶液、氯水、溴水、碘水、四氯化碳、淀粉碘化钾试纸 (1)完成该实验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Cl4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②中四氯化碳层颜色的变化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的实验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的办法是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利用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来比较单质的氧化性强弱。 Cl2能置换出 Br I2, Br2能置换出 I2,则说明氧化性 Cl2Br2I2。 答案 : (1)试管、量筒 (2)萃取剂,使生成的 Br I2溶于其中,便于观察现象 (3)由无色逐渐变为红棕色 (4)不能证明溴的氧化性强于碘 再做一组实验④,步骤为: KI溶液+溴水+ 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化学实验中的 6个上下 1.收集气体时,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29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如 CO2),小于 29时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如 H2)。 2.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应打开旋塞从下方放出,上层液体要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在引流时玻璃棒的上面不能靠在容量瓶口,而下端则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下的内壁上 (即下靠上不靠,下端靠线下 )。 4.用水冷凝气体时,冷凝管中的水从下方进、上方出。 5.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水银球应插入液面下,而测蒸气温度时,则应在液面上。 6.制气实验中,长颈漏斗末端应插入液面下,而用分液漏斗加液时,漏斗下端不可浸入液面下。 一、选择题 (每小题 5分,共 50分 ) 1. (2020年中山质检 )下表是食用碘盐包装上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B.碘酸钾可氧化氯化钠 C.可用淀粉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 D.该碘盐中碘酸钾含量为 20~ 50 mg/kg 解析 :待食品熟后再加入碘盐,说明 KIO3受热分解,故 A正确;氯是活泼非金属, Cl- 还原性很弱, KIO3不能氧化 Cl- , B错;淀粉不能使化合态的碘变蓝, C错;含碘 (Ⅰ) 元素 35177。 15 mg/kg而不是 KIO3, D错。 答案 : A 2.下列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的是 ( ) A.氯化铵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碳酸钾溶液 D.饱和石灰水 答案 : A 3.下列海水中的元素,对其用途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 ) A.锂作为热核反应的重要材料 B.碘用于医药制碘酒 C.铀用于制氢弹 D.镁用于制造飞机、汽车 解析 :铀用于制原子弹不是制氢弹。 答案 : C 4. (2020年平度质检 )近年来,冠以“绿色”的新概念不断产生,如绿色食品、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绿色化学等,这里的“绿色”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象表述。 “绿色化学”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 据此,由单质镁制硝酸镁的下列 4个方案中,你认为可行而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方案是 ( ) 解析 : A、 D中 Mg与浓。鲁科版化学必修1海水中的化学元素ppt复习课件
相关推荐
浓缩 MgCl2 返回 贝壳起到提供碱 消石灰的作用。 主要成分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CaCO3======CaO+CO2↑ CaO+H2O=Ca(OH)2 高温 返回 经历的化学变化有: Mg2++2OH=Mg(OH)2↓ Mg(OH)2+2HCl=MgCl2+2 H2O MgCl2====Mg+Cl2↑ 通电 返回 ( 1) 就地取材 利用海滩上的贝壳 ( 2) 节约原料 循环利用氯元素 启示
问题迁移 1 请说明下列反应的实质: NaOH溶液与 CuSO4溶液的反应 NaOH溶液与 CuSO4溶液的反应实质是: 本质特点是: OH与 Cu2+结合生成 Cu(OH)2沉淀; 溶液中离子间结合生成了难溶物。 问题迁移 2 请说明下列反应实质: NaOH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NaOH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实质是 : 本质特点是: H+与 O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水 溶液中离子间结合生成了难电离的物质
B .碘化钾 C .碘酸钾 D .只要含碘元素即可 C 解析 我国政府规定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 KIO 3 ,以确保人体对碘的摄入量。 15 3 . 欲将食盐固体与碘的混合物分开 , 最好的方法是 ( ) A . 溶解 、 过滤 B . 溶解 、 过滤 、 蒸发 C . 溶解 、 加 A gNO 过滤 D . 加热使碘升华 D 解析 升华法是分离碘和其他受热不分解物质的 好方法。 16 4 .
、两等、两查: (1)两易:易溶、易电离的物质 (可溶性的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 )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非电解质、弱电解质、难溶物、气体等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2)两等: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反应前后的电荷总数均应相等。 (3)两查:检查各项是否都有公约数,若有必须约去;检查是否漏写必要的反应条件。 2. (2020年广东高考
镁的过程中,不会涉及的是( ) A、 Mg2++2OH═Mg(OH)2↓ B、 Mg(OH)2+2HCl═MgCl2+2H2O C、 MgCl2 ══ Mg+Cl2↑ D、 Mg(OH)2 ═ MgO+H2O 通电 高温 海水中有几种化学元素它们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我们把这一组元素叫做卤族元素,它们有氯( Cl)、溴( Br)、碘( I)。 实验 观察溴单质和碘单质的颜色
认为是 CnH2n x H2O, 显然,由 CnH2n知,混合物中部分氢的质量分数为 72% 1/6==12%,故水的含量为 100%— 72%— 12% ==16%,又由水的组成知,氧的含量为 16% 16/18 ==%,故答 (A). 评述: 将有关物质的化学式进行变形处理,这就是一种转换。 这种转换仍然是一种等价转换。 通过转换,使原问题化隐为现、化难为易,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