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必修1氮的循环2内容摘要:
认为是 CnH2n x H2O, 显然,由 CnH2n知,混合物中部分氢的质量分数为 72% 1/6==12%,故水的含量为 100%— 72%— 12% ==16%,又由水的组成知,氧的含量为 16% 16/18 ==%,故答 (A). 评述: 将有关物质的化学式进行变形处理,这就是一种转换。 这种转换仍然是一种等价转换。 通过转换,使原问题化隐为现、化难为易,因此,灵活的转换机智是思维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四、利用某些特殊的化学反应将多组份体系转化为三组份体系 【例 4】 120℃ 、 ,有 2LH2O( 气)、 2LCO、 1LCO 1LH2 组成的混合气体。 将混合气体通过分别盛有足量铜粉、炭粉和氧化铜粉的三个灼热的反应管。 假设气体通过每个反应管都能充分反应,且不论三个反应管以何种顺序排列。 问: ( 1)尾气是否可能是单一气体。 (填“可能”或“不可能”),若可能,该气体是。 ( 2)原气体中是否有几种(或一种)不可能再存在于尾气之中。 (填“有”或“没有”)。 ( 3)原气体中是否有几种(或一种)肯定存在于尾气之中。 (填“有”或“没有”)。 若有,它们(或它)是。 【解析】: 3个灼热反应管中 Cu和 C是还原剂, CuO是氧化剂。 而 Cu只能还原 O2 , 不能还原 H2O( 气)、 CO2; C却可以还原 H2O( 气)、 CO O2; CuO可以氧化 H CO。 由题给数据知无论铜管在先还是在后,均有以下反应发生,即: 2Cu + O2 ====2CuO ① 2 H2 +2 CuO===2Cu +2 H2O( 气) ② ①+②得: 2 H2 + O2 ===2 H2O( 气) ③ 1L 1L H2 和 O2恰好反应转化为 1L H2O( 气) , Cu可视作催化剂,因此,通过铜管后, 5组分体系转化为三组分体系,三个灼热管可视作只剩下 C和 CuO两个灼热管。 故本题只需考虑 C和 CuO管的先后问题。 即: C CO H2O CO、 H2 3LH2O( 气) 2LCO 1LCO2 C CuO CuO C CO H2O CO、 H2 故答案为: ( 1)不可能;( 2)有;( 3)没有。 评述:。鲁科版化学必修1氮的循环2
相关推荐
认为是 CnH2n x H2O, 显然,由 CnH2n知,混合物中部分氢的质量分数为 72% 1/6==12%,故水的含量为 100%— 72%— 12% ==16%,又由水的组成知,氧的含量为 16% 16/18 ==%,故答 (A). 评述: 将有关物质的化学式进行变形处理,这就是一种转换。 这种转换仍然是一种等价转换。 通过转换,使原问题化隐为现、化难为易,因此
镁的过程中,不会涉及的是( ) A、 Mg2++2OH═Mg(OH)2↓ B、 Mg(OH)2+2HCl═MgCl2+2H2O C、 MgCl2 ══ Mg+Cl2↑ D、 Mg(OH)2 ═ MgO+H2O 通电 高温 海水中有几种化学元素它们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我们把这一组元素叫做卤族元素,它们有氯( Cl)、溴( Br)、碘( I)。 实验 观察溴单质和碘单质的颜色
、两等、两查: (1)两易:易溶、易电离的物质 (可溶性的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 )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非电解质、弱电解质、难溶物、气体等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2)两等: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反应前后的电荷总数均应相等。 (3)两查:检查各项是否都有公约数,若有必须约去;检查是否漏写必要的反应条件。 2. (2020年广东高考
3反应: 3FeO+ 10HNO3 (稀 )===3Fe(NO3)3+ NO↑ + 5H2O,反应中,硝酸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 而不能错误的认为: FeO+ 2HNO3===Fe(NO3)2+ H2O。 (2020年黄冈模拟 )铜既能与稀硝酸反应,也能与浓硝酸反应,当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时,可将方程式表示为: Cu+ HNO3―→Cu(NO 3)2+ NO↑ + NO2↑
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 哪些元素的化合价 降低了。 指出含有这些元素的具体物质。 〖 交流 探究 〗 氧化剂和还原剂 所含元素的 化合价 降低 的 反应物 所含元素的 化合价 升高 的 反应物 Cu + Cl2 == CuCl2 Zn + H2SO4 == ZnSO4 + H2↑ CaCO3+ 2HCl == CaCl2+H2O+CO2↑ Cl2 + H2O== HCl + HClO
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 哪些元素的化合价 降低了。 指出含有这些元素的具体物质。 〖 交流 探究 〗 氧化剂和还原剂 所含元素的 化合价 降低 的 反应物 所含元素的 化合价 升高 的 反应物 Cu + Cl2 == CuCl2 Zn + H2SO4 == ZnSO4 + H2↑ CaCO3+ 2HCl == CaCl2+H2O+CO2↑ Cl2 + H2O== HCl + HC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