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必修3富有的是精神2内容摘要:

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 他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 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 将 “ 学年制 ” 改为“ 学分制 ” ,实行 “ 选科制 ” ,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精简课程,力主自学,校内实行学生自治,教授治校。 这些主张和措施,在北京大学推行之后,影响全国,以至有人称他为 自由主义教育家。 他的 “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 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周作人等一批精英人物能够集聚在北京大学,是新的办学方针产生的结果。 在这里,知识分子获得了广阔的精神空间。 蔡先生曾云: “ 自今以后,须负极重大之责任,使大学为全国文化之中心,立千百年之大计。 ” 可见蔡元培先生容纳百家的宽阔胸怀与他的深远目光有必然的联系。 胡适 ( 1891~ 1962),现代诗人、学者。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1910年赴美国留学, 19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后,入哥 伦比亚大学读哲学,师从杜威(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及教育家), 深受影响。 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 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表 《 文学改良刍议 》 ,首次猛 烈抨击封建文学,是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首篇正式宣言, 为文学革命的发难之作,引起很大反响。 他率先发表白话文学的 创作。 1920年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 《 尝试集 》。 在治学方法上,他提出的 “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 ,在学术界 深有影响。 胡适是 “ 五四 ” 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 人物。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校长。 1958年任台湾的中央研 究院院长。 后病逝于台湾。 胡适一生著述宏富。 —— 国学大师 • 我国当代著名爱国人士、经济学家、教育家。 自幼聪颖,刻苦攻读,曾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 他在经济、教育等方面均颇有建树,著作等身。 建国后,历任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校长和其他许多重要公职,但他仍然挤出时间潜心考察研究,其中《 新人口论 》 提出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主张,遭到批判。 1979年恢复名誉,时人以“老马识途”称颂其远见卓识,以“误批一人,错增四亿”感叹人口问题上的失误。 马寅初 周 培 源 饮誉世界的物理学家教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