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选修5地质灾害之一内容摘要:
级 表示地震释放能 量大小的等级 级 地震释放能量 只有一个震级 烈度 地面受到的影响 或破坏程度 度 震级、震源、震中距、 地面建筑物质量 有多个烈度 距离震中远近不同,地震的烈度也不同 小 大 2.地震的类型和机制 ( 1)按照震源深度: 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 2)按照成因机制: 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人工诱 发地震。 3.地震发生过程 地震波分为横波(也叫 S波,只在固体中传播)和纵波(也叫 P波,气、液、固三态均可传播),前者传播较慢。 知识拓展延伸 ( 1)当地震发生时,在震中附近的人们感觉大地如何震动。 ( 2)在湖中小船上的人。鲁教版地理选修5地质灾害之一
相关推荐
块示意图 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这对我国的自然灾害多发有什么影响。 我国为什么地震多发。 世界浅源地震分布图 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这对我国的自然灾害多发有什么影响。 我国为什么地震多发。 中国主要地震带分布图 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这对我国的自然灾害多发有什么影响。 我国为什么地震多发。 中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图 我国山地丘陵面积广,地势起伏大,再加上我国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强烈
( 3)形成机制:自然、人文。 ,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春旱,多个省份的小麦减产甚至绝产。 旱灾也是影响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中的一种。 1968年开始,非洲发生了持续十多年的干旱受灾人数达 ,死于饥饿的人数高达 200万。 我国每年受旱农田约 2085万公顷。 我国干旱灾害出现的次数 什么是旱灾。 旱灾有何危害。 我国旱灾分布有何特点。 2.干旱灾害 ( 1)概念: 因久晴无雨或少雨
填表。 减灾防灾观 内涵 体现人地关系 是否注意与周边环境结合 举例 传统减灾防灾观 战胜自然、杜绝灾害 人类中心论 否 鲧治水 科学减灾防灾观 顺应自然、因势利导 人地伙伴论 是 禹治水 阅读教材 P73,结合刚才所学内容,填表。 二、减灾防灾的社会行动和个人行为 社会宣传活动 社会宣传活动 政府研究宣传 二、减灾防灾的社会行动和个人行为 抗震宣传画册 抗震宣传画册 抗震宣传画册 抗震宣传画册
石流分布在一起,这有什么规律吗。 :对人类构成危害 :( 1)突变和渐变 ( 2) 联系和分异双重性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自然灾害 自然异变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根据第一节学习,请同学们回答:。 :对人类构成危害 :( 1)突变和渐变 ( 2) 联系和分异双重性 ( 3) 自然和社会双重性 卡特里娜飓风 美国政府及时预报和转移民众,使灾害的损失大大降低, 这体现出了自然灾害的 性。 可防治
吗。 一、自然灾害的特点 :对人类构成危害 :( 1)突变和渐变 ( 2) 联系和分异双重性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自然灾害 自然异变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根据第一节学习,请同学们回答:。 一、自然灾害的特点 :对人类构成危害 :( 1)突变和渐变 ( 2) 联系和分异双重性 ( 3) 自然和社会双重性 卡特里娜飓风 美国政府及时预报和转移民众,使灾害的损失大大降低, 这体现出了自然灾害的 性。
利避害、化害为利的本领,将自然灾害的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财产损失。 例如: 地震人员伤亡统计: 遇难: 69229人 受伤: 374643人 失踪: 17923人 直接经济损失 8451亿元人民币 ,自然灾害还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心理伤害和精神痛苦,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和动荡,加重贫困和粮食不安全状况,阻碍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 ( 1)概念: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 ( 2)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