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选修3旅游资源评价2内容摘要:
• 2) 旅游资源开发形式 根据资源的性质和开发目的分 ( 1) 兴建形式 中华民族园 ( 2) 利用形式 坎儿井 ﹑ 地道战 ( 3) 修复形式 古城墙 ( 4) 改造形式 ( 5) 提高形式 二、旅游地规划 • 旅游地含义及类型 • ( 1) 旅游地含义 是具有一定经济结构和形态的旅游对象的地域组合 , 即可理解为是有一定范围的地域;在这个地域内有着一定性质 ,并已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在这个地域内的经济结构主要是旅游业。 ( 2)旅游地类型 • 1) 观光旅游地 自然风景 ﹑ 历史古迹 ﹑ 现代工程建筑 2) 度假休憩娱乐地 度假村 ﹑ 游乐中心 ﹑ 民族风情游乐地 3) 休养疗养地 温泉疗养 ﹑ 海滨避暑 ﹑ 泥疗 4) 科学文化旅游地 科教 ﹑ 文化宗教 5) 体育旅游地 武术 ﹑ 登山 ﹑ 水上运动 ﹑ 滑雪 6) 探险猎奇与寻乐性旅游地 探险 ﹑ 垂钓 ﹑ 狩猎﹑ 赌场 旅游地规划的原则 • 1) 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风景名胜管理工作的规定和政策 • 2) 必须进行调查研究 • 3) 必须服从高层次或主系统发展战略 • 4) 必须同时制订两个以上不同方案 , 择优采用 • 5) 规划工作要有预见性 三、旅游路线设计 旅游路线含义 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 , 旅游部门针对旅游目标市场 ,凭借旅游资源 ﹑ 旅游设施。鲁教版地理选修3旅游资源评价2
相关推荐
烃类 燃煤、燃油设备、汽车化工废气 硫化物 化工废气 氨 工厂废气 此漫画的主题是什么。 说明城市的什么环境问题。 污染源是什么。 讨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这办法怎样,能解决问题吗。 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此漫画是何含义。 是怎样产生的。 有什么危害呢。 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漫画反映了什么主题。 产生的原因
( 1)突变和渐变双重性 ( 2)联系和分异双重性 ( 3)自然和社会双重性 二、自然灾害的规律 三、自然灾害的本质 —— 人地关系的冲突 考 点 探 究 探究:沙尘暴的分布及影响 新华网 2020年 2月 19日消息 18日下午,甘肃出现今春首场沙尘 暴,最低能见度不足一千米。 结合我国沙尘暴分布地区及出现次 数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我国沙尘暴的空间分布特点。 答案:
利避害、化害为利的本领,将自然灾害的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财产损失。 例如: 地震人员伤亡统计: 遇难: 69229人 受伤: 374643人 失踪: 17923人 直接经济损失 8451亿元人民币 ,自然灾害还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心理伤害和精神痛苦,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和动荡,加重贫困和粮食不安全状况,阻碍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 ( 1)概念: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 ( 2)类型
我们应该了解自然变化的科学规律,掌握趋利避害、化害为利 的本领,将自然灾害的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二、自然力量的威胁 财产损失。 例如: 地震人员伤亡统计: 遇难: 69229人 受伤: 374643人 失踪: 17923人 直接经济损失 8451亿元人民币 ,自然灾害还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心理伤害和精神痛苦,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和动荡,加重贫困和粮食不安全状况,阻碍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
程加快 ,经济繁荣 ,交通条件改善 ,社会的安定等 自身条件 : 人们收入水平提高 ,闲暇时间增多 ,提高生活质量欲望增强等 旅游者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旅游资源 旅游业 旅游者是指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旅行和访问的人,一般分为海外游客和国内游客等类型。 —— 旅游活动的主体 —— 旅游活动的客体 —— 旅游活动的媒介 旅 旅游者 — 主体 旅游资源 — 客体 旅游业 媒介 旅游活动
( 2)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3)地理区位、 交通条件 ( 4)发展潜力 、 开发前景 单因素状况 和综合状况 优势和限制性因素 科学定位 旅游资源的价值不仅体现其经济价值,还体现为社会文化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 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既要提高经济收益,更要重视旅游资源的环境意义和长期开发利用可能造成的问题。 ( 1)经济价值 指旅游资源利用后可能带来的经济收入 ( 2)社会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