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2内容摘要:
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 • 曰:“不可。 直 不百步 耳 ,是 亦走也。 ” • 曰:“王如知此,则 无望 民之多 于邻国也。 • 直:只是。 • 耳:罢了,语气助词 • 是:这。 • 无:通“毋”,译为“不要” • 望:希望 • 于:比,介词 • 译文: 梁惠王说:“不行, 只不过 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 那 也是逃跑啊。 ” •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 不要指望 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 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这个事例来比喻什么。 • 比喻梁惠王的治国与邻国之君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 成语:五十步笑百步。 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寡人之于学习也 • 寡人之于学习也,尽心焉而矣。 物理差,则移其心于数学,移其力于英语;化学差亦然。 察同桌之学习,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同桌之分不加少,寡人之分不加多,何也。 ” • 同桌对曰:“君好睡,请以睡喻。 周公召之,昏昏欲睡,弃笔曳书而倒。 或半节而后醒,或整节而后醒。 以半节笑整节,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整节耳,是亦睡也。 ”曰 :“ 君如知此,则无望分多于同桌也。 ” • •翻译第五段 不 违 农时,谷不可胜 食也。 数罟 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 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 养生丧死 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 之始也。 • 违: 违背,耽误。 • 胜: 尽,完。 • 数罟 : 细密的渔网。 • 洿( wū)池: 池塘。 • 斧斤 :斧子 • 以时: 按照时节 • 养生 :供养活着的人 • 丧死 :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 王道: 为王之道,即以仁义治天下(施行仁政),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 译文:“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密网 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 按 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 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 生养死葬 没有什么不满了。 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 翻译第六段 ‚ 五亩之宅,树之 以 桑,五十者可 以衣帛 矣。 鸡豚 狗 彘之畜 ,勿 失 其时,七十者可以食 肉 矣; • 树 :名 → 动,栽种; • 之 :指上文的五亩之宅 • 树之以桑 :状语后置句 • 衣 : y236。 ,穿,名 → 动 • 帛 :丝织品。 • 豚 :小猪。 彘 :大猪; • 之 :代词 ,复指; • 畜 :动词 ,喂养 • 勿 :通“毋”,不要 • 失 :错过; • 食 :吃 • 译文: “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 穿 丝织品了。 鸡、猪、狗的畜养, 不要 耽误它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 •百亩之田,勿 夺 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 之教,申 之以 孝悌之 义 , 颁 白者不 负戴 于道路矣。 • 夺 :耽误 • 谨 :形 → 动,谨慎认真从事 • 庠、序 :古代的学校 • 申 :反复陈述; • 孝 :尊敬父母 • 悌 :敬爱兄长; • 义 :道理 • 申之以孝悌之义 :状语后置 • 颁 :通“斑” • 负 :背着东西; • 戴 :顶着东西 • 译文: 百亩大的田地,不要 耽误 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 认真地 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 反复讲 给百姓听, 须发花白。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2
相关推荐
的温饱问题; 2.加强文教德化,提高人民的精神修养; 3.统治者严于律己,不推卸责任。 孟子注意到了 可持续发展 问题: 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能滥砍滥伐,滥捕滥杀,更不能竭泽而渔。 语言现象 通假字 名词活用作动词 宾语前置 意动用法 返回 通假字 ( 1)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 颁 〗 通“斑” ( 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 涂 〗 通“途” ( 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我已具备一名优秀教师素质,过硬的工作作风,扎实地教学基本功,较强的自学和适应能力,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使我对未来的教育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望。 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现在的我已豪情满怀、信心十足。 事业上的成功需要知识、毅力、汗水、机会的完美结合。 同样,一个单位的荣誉需要承载她的载体 —— 人的无私奉献。 我恳请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有幸成为你们中的一员
如何将一堆分散的产品零件安装成可以使用的产品。 (四 )戏剧演出说明书 介绍戏剧、影视的主要故事情节,也是为了向观众推荐该影剧。 分类 11 作用 (一)解释说明的作用 给用户的使用以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二)广告宣传的作用 好的说明书可以使用
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 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孟子用了四组 排比 句: “五亩之宅 ……。 鸡豚狗彘之畜 ……。 百亩之田 …… ; (养民) 谨庠序之教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教民)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 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 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 顺理成章地得出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侯国 ,吞并了东周和西周 ,相继灭掉了诸侯各国 ,登上最尊贵的皇帝宝座来控制天下 ,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 ,威势震慑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 以为 桂林、象郡;百越 之君,俯首 系颈 , 委 命 下吏。 乃 使蒙恬 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却 匈奴七百余里。 胡 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 弯 弓而 报怨。 以之为”的省略 ,把它作为 颈上系绳 交给 下级官吏 连词 ,于是 动词使动 ,使退却
——梁衡 辛弃疾( 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生长在金兵占领地区。 20岁,率兵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 后归南宋,力主抗金。 宋孝宗乾道元年( 1165),他写了 《 美芹十论 》。 六、七年之后,再写 《 九议 》 ,议论恢复大计,批驳悲观论点。 在历任地方官期间,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