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停滞-职业心理自助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煌的职业生涯。 1998 年 2月到 1999 年 6 月,吴士宏出任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一职,负责中国业务。 前后共 17个月。 从 1999 年 12月 1日起受聘为 TCL 集团有限公司常务董事、副总裁、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负责 TCL 信息产业工作近 3 年。 20xx 年 10 月,吴士宏出任即将上市的翰林汇公司董事长,开始淡出 TCL 的权力核心。 20xx 年 4 月酝酿已达半年之久的 TCL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在其总部惠州天悦大酒店召开, TCL 集团第一届董事会也应运而生。 在新的董事会名单中,人们并没有看到吴士宏的名字, TCL 方面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吴士宏出局的说法是无稽之谈,调整是比较准确的”。 只 要了解中国官场,就不难理解所谓的调整,实际上不过是出局的一种委婉说法。 在吴士宏简历里有两次重要的晋升,从勤杂到销售员,从 IBM销售渠道总经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0 页 共 75 页 理到中国微软总经理。 第一次完成了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的转变,第二次则摆脱了销售员的影子成为真正的高级管理人员。 吴士宏离开了 TCL 或 TCL 离开了吴士宏之后会是怎样当然值得人们关注,但是我相信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为什么这么出色的女人在微软在 TCL 都呆不久”这个问题恐怕更有吸引力。 分析一下吴士宏 17 年的职业生涯,我们便会发现吴士宏从微软的离职与在 TCL 的淡出, 其前前后后有着惊人的相似,甚至可以这么说,吴士宏最后出局的宿命从当年出任微软中国的总经理开始便已经埋下了。 对了,是彼得原理 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而如今,吴士宏肯定上升到了她已无法胜任的职位,吴士宏的学历不高,不过是护士学校毕业,虽然之后通过了自学考试,而且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是她的知识结构还是有着重大的缺陷的。 曾经有一段关于吴士宏的访谈曾经这样记述“当时令吴士宏自己也感到很可笑的一点是,很多年来她一直以为 Sales(销售 )和Marketing(营销 )差 不多是一回事,直到后来才真正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Marketing。 ”也许,彼得原理是吴士宏出局的唯一解释吧。 果真如此吗。 但下面的事例我们又该如何做出解释呢,吴士宏离开微软的时候,仅仅用 7 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年销售额的 130%,说明她是成功的。 一位与她在 IBM 有 6年交情的部下这样评价她 “吴士宏有责任感,有能力,离职属于她自己的选择。 无论她去向何处,我始终认为她是个很有人情味的人。 ” 说明她是主动辞的职。 在 TCL,吴士宏领导的信息产业有限公司销售业绩总体成长超过 100%:由 亿增至 亿; 信息产业对集团业务贡献由 8%增至 11%; TCL电脑公司在国内市场份额上升至第四位。 长久以来,人们已经习惯认定晋升是业绩的唯一报偿,只有晋升才象征着胜利。 吴士宏有着足够的能力和业绩作支撑却不再晋升了,这是为什么呢。 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事实上我们无法用彼得原理来解释吴士宏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遭遇职业生涯困境的,又何止吴士宏一个呢。 这样的事例真是太多了,简直成了职业经理人的不成文的样板戏。 他们所遭遇的决非简单的晋升,决定晋升的根本因素不是个人,它与个人的能力无关,也不可能为任何个 人所左右。 但是人们不这样想,他们仍以个人的业绩作为晋升竞争的筹码。 1979 1999 这二十年来,是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 在此期间,组织迅猛扩张,政府、大学、企事业单位以及其它机构的规模日益膨胀,外资、合资、民营企业的数目更是像雨后春笋迅猛增加。 每个组织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招募足够且胜任的人才,来满足管理工作的需要。 然而,当时大部分就业人口都是在 70 年代前出生的。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率,比现在低得多。 因此,只要表现良好的员工都能得到迅速的晋升,晋升也很自然地成为人们的主要追求目标。 渐渐地,组织的所 有奖励都与晋升有关。 虽然政府在这期间开始压缩机构削减臃员,推行政企分离,就像减肥会反弹一样越减越肥。 一个不足 50 万人的小县,一个县委书记加上一个县长之外,竟然还有九个副县长另加九个副书记,一时间跑官买官屡禁不止,国有企业这种现象更是司空见惯,我早先服务的卷烟厂就有三位副书记分管党务、纪检和行政,还有 7位副厂长分管生产,销售、供应、基建、工艺、设备和三产,最甚者有一个科室总共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1 页 共 75 页 5 个人竟然有三个副科长,只有一个科员,没有人考虑这是否合理,似乎惟有得到提升才是对个人唯一有价值的奖励。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那些 有着强烈欲望的人受到时代的惠顾。 个人的奋斗加上世道的机遇造就了吴士宏们,在我国逐步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他们中的精英乘着改革开放和干部年轻化的东风早在 80 年代中后期就已上升到了权贵和管理阶层, 九十年代他们在很多行业中 创造了成功与财富的神话。 吴士宏曾经这样回忆最初在 IBM 的岁月: 那是 1985 年,我有充足的理由要走进这扇转门。 为了离开原来毫无生气甚至满足不了温饱的护士职业,我凭着一台收音机,花了一年半时间学完了许国漳英语三年的课程。 我一直守候着机遇的到来。 我鼓足勇气,穿过那 威严的转门和内心的召唤,走进了世界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 IBM 公司的北京办事处。 面试像一面筛子。 两轮的笔试和一次口试,我都顺利地滤过了严密的网眼。 最后主考官问我会不会打字,我条件反射地说:“会。 ” “那么你一分钟能打多少。 ” “您的要求是多少。 ” 主考官说了一个标准,我马上承诺说我可以。 因为我环视四周,发觉考场里没有一台打字机 ,果然 ,主考官说下次录取时再加试打字。 实际上我从未摸过打字机。 面试结束,我飞也似地跑回去,向亲友借了 170元买了一台打字机,没日没夜地敲打了一星期,双手疲乏得连 吃饭都拿不住筷子,我竟奇迹般地敲出了专业打字员的水平,以后好几个月我才还清了这笔不少的债务,而IBM 公司却一直没有考我的打字功夫。 我就这样成了这家世界著名企业的一个最普通的员工。 在 IBM 工作的最早的日子里,我扮演的是一个卑微的角色,沏茶倒水,打扫卫生,完全是脑袋以下肢体的劳作。 我曾感到非常自卑,连触摸心目中的高科技象征的传真机都是一种奢望,我仅仅为身处这个安全而又解决温饱的环境而感宽慰。 然而这种内心的平衡很快被打破了,有一次我推着平板车买办公用品回来,被门卫拦在大楼门口,故意要检查我 的外企工作证。 我没有证件,于是僵持在门口,进进出出的人们投来的都是异样的眼光,我内心充满了屈辱,但却无法宣泄,我暗暗发誓: 这种日子不会久的,绝不允许别人把我拦在任何门外。 那样一种痛、一种触及心底、层层包裹下的自卑和尊严的纠结,对我刺激的力量是如此强大,我后来花了好几年时间才克服并超越了这种自卑。 自卑之后,才有升华,而有了自信,可以促使你做更多的事情。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2 页 共 75 页 我在乎的是什么。 比别人先走一步,能创造一种好心境。 日本有位成功的企业家,每天早起半小时,上班先走一步,避开上班的高峰。 每次他坐在公共汽车上, 车厢里空空荡荡,没有上班高峰时那种沙丁鱼罐头般的窒息感,他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迎着晨风观看街头人生百态,内心充满了愉悦。 他不仅每天比别人多做一些,而且舒畅的心情也带来了充沛的精力和创造力。 在我内心,始终有着深重的危机感 ,如果不先走一步 ,就意味着被人领先。 在别人眼里我很成功,然而我的内心曾长期徘徊在脆弱地带,甚至有时在挫折面前几近崩溃。 我曾看到一位作家谈自尊,认为首先要接受自己,对自己负责,完善自己,做真实的自我。 我发现自卑的成因源自不接受自己,没有对自己真正负责。 这种自卑跌宕起伏,曾经无处不在。 当同事被提升时,我心有嫉妒;当自己成为英雄站在表彰台上时,因同事比我多了几百元奖金心中不服。 我在嘴上说,我不是在乎这几百元钱,然而我在乎的是什幺呢。 我把别人对我的认可程度局限于几百元钱所代表的价值上,这又比仅仅是在乎几百元钱的境界高出了多少呢。 追求表面层次的认可,使我把成功尺度摆设在别人的眼里,我内心的天平经常受制于别人的评价摆荡不已。 在 IBM 华南区工作期间,我面临的挑战是:既要极力开拓这片新的市场领地,又要对 200 多位员工的成长负责。 在这个大家庭里,我开始从一群员工身上看到自己的成就和理想。 那狭隘的自我 也被渐渐挤出。 在离开 IBM华南区的时候,我已克服了自卑的心理 ,获得了充分的自尊。 人没有野心不能成大事 1997 年初,当我回到北京 IBM 总部时 ,许多朋友都困惑不解:偌大的 南天王 不做,却还要读什幺书 (当时我准备到美国学习一段时间 )?在公司里,昔日追随 南天王 的亲热也化为寒蝉,甚至有人和我擦肩而过也视若无人。 这种事如果发生在昔日 ,我肯定又要愤怒了 .然而现在我却可以轻松地去面对。 我已经能够平衡自己的内心。 我确实想修整一下,去美国攻读 MBA 高级研修班 ,这已不是为拿文凭争口气的心态,而是希望养精蓄锐向更高的目标出击。 当我收到美国的机票,准备 8 月 15 日的开学之时,父母亲的双双大病使我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3 页 共 75 页 在事业与亲情间经受了一次重大考验。 我每天奔走在两个医院,往返于城市与郊区,而风烛残年的父母却没有很快康复的迹象。 我非常想出去读书,甚至有次心头闪出这样的念头:难道你们就不能晚两个月生病吗。 我被自己的闪念吓了一跳。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好人,当事业与亲情交锋之时,我竟然想推卸责任,难道我是在想,两个月后,我已经在美国了,你们再病我也可以不管了。 是这样吗。 我竟沦落为这类人了吗。 好人是成功的基本条件。 当时父亲已在弥留之际,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 终于,我决定留下来,埋葬自己的梦想,每天陪伴着父母。 摘自《逆风飞扬》吴士宏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9 年 我们分析“我在乎的是什么。 ”以下的内容所描述的吴士宏当时的心境和面临的问题,不管她本人是否意识到或承认,事实上她已陷于停滞。 不难看出她在 IBM达到成功阶段后困 境,决非个人的努力,能力和素质所能左右,这也许是吴士宏谋求跳槽的真正原因。 许多人总是病重了才想到看医生,同样绝大多数人都不太注意停滞的严重性,等到某一天蓦然醒悟,匆忙行动,但情景已经大大改变,此时即使再完美的计划也无法实现。 现在和不久的将来,很少有人能体验到一帆风顺的职业发展。 1988 年 — 1998年之间,只要有愿望和业绩,常常就能得到晋升。 每个人晋升的速度不一样,但决定因素在于个人的能力。 只要你比别人聪明、能干和幸运,你就会不停地得到晋升,所考虑的前提完全是个人的才能。 但相对地,很少有人注意 到今天许多环境因素的变化,与以前大不相同了。 “ 1998 年 2 月 5 日,经历了 5 个多月的双向选择,我把签字协议传真到微软公司总部的时候,我如梦初醒地发现,原来父亲要我留下做更大的事,这正是我想做的事啊。 我在微软公司的上司对我说:你就是为微软生的。 微软公司虚席以待, 微软 (中国 )公司总经理 这一职位为我等了将近半年。 而我选择微软,是因为它正迎合了我的梦想:要幺把中国公司做到国际上去,要幺把国际公司做到中国来。 微软恰恰把执掌中国业务的金印托付给了我。 同时,微软公司那种生生不息的创新拼搏精神、浓厚的危机 感和我的个性也有某种深层的契合吧。 人没有野心终不能成大事。 微软和中国给了。突破停滞-职业心理自助手册(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具 上海光 达照明有限公司 一、技术 〔一〕外观 ,无缺损、无气泡,引脚锡层光亮,无氧化现象。 〔二〕稳定电压 XJ4810 半导体特性图示仪。 将各个开关设置在如下位置: 峰值输出电压: 10V、 X 轴: 2V/div、 Y 轴 :1mA/级、 2. 将半导体特性图示仪显示屏上的光点调至座标的 0 点,稳压管的正极插入 D 孔,稳压管 的 负极插入 S 孔。 ,读取座标曲线在 X
电话机身按 800 元 /部、模拟式移动电话机身按 600 元 /部、中文传呼机机身按 300 元 /部,数字传呼机身按 100元 /部作价给目前持机者所有。 2. 凡 96年至 97年底购置的移动电话和传呼机,不论是何种品牌、型号,数字式移动电话机身按 1500元 /部、模拟传呼机机身按 200元 /部作价给目前持机者所有。 3. 自 98年元月 1 日起,凡因工作需要批准配置移动电话或传呼机
害物質保證書的品名規格要與進料品名規格一致 ICP DATA : 有效期 1年 記載內容 :預處理方式、測試方法、檢測人姓名、檢測負責人姓名、分析機構名稱、檢測日期、檢測結果 . 環境物質核對 :測試項目最小包括 (鉛、鎘、汞、六价鉻、 PBB、 PBDE)六項 ,各項含量必須符合 SS00259 標準 及本廠環境物質要求中的 1級禁止物質 , ICP DATA 的品名規格要與進料品名規格一致
ities, equipment, modules and gauge/test equipment and so on. It is worked out as following, a. 新增设施、设备、工装 /量具 /检测设备清单; the list for additional facilities, equipment, tooling/gauge/test equipment. b.
面 投诉还是 口头投诉,品管课均应 及时通知总经理及相关部门,并将客户投诉 登入《客户投诉一览表》。 必要时,品管课可召集相关部门开会检讨对策。 ) 客户投诉的 调查 和 处理 a) 品管课 接到客户投诉后 ,应 尽快 与客户检查部门取得联络,了解不良情况及客户处理方式。 必要时,品管课派人到客户处进行调查确认; b) 客户投诉确认后, 品管课 需及时填发 《客户投诉处理表》 予责任部门
票上盖“ NG”章。 ) 生产现埸半成品及成品的检验状态标识 a) 在检查过程中,未检查的半成品或成品,成形课要挂上 “ 待检 ”标识 或放在指定的待检区。 对检查合格的半成品或成品,检验员在“成形现品票”上“成形检查”栏中盖“ ”印; b) 检查不合格的则在“成形现品票”上“成形检查”栏中盖“ ”印,并按不同的处置方法加以标识区分: 1)工程内不合格的半成品或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