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二章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课件粤教版必修1内容摘要:
, 为了行车安全 , 交通法明确规定 , 高速公路能见度小于 2 0 0 m 时 , 汽车的速度要限制在 60 k m / h 以下 . 设汽车紧急刹车时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 8 m / s2, 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为 0 . 6 s. 若某驾驶员 在雾天驾驶汽车以60 k m / h 速度行驶 , 突然发现前方约 30 m 处有障碍物 , 驾驶员采用紧急刹车 , 请问汽车会撞到障碍物吗。 解析: 在反应时间内 ,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 s1= v0t 反 = 10 m , 刹车后 , 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 用速度位移公式得 s2=v202 a= 1 7 .3 6 m. 从驾驶员发现障碍物到汽车停下的时间内 , 汽车运动的位移 s , s= s1+ s2= 2 7 . 3 6 m 3 0 m 故汽车不会撞 到障碍物 . 答案: 不会 名师点睛: ① “ 前方约 3 0 m ” 不是汽车运动的实际位移 , 只是作为判断的依据 . ② 汽车刹车过程的隐含条件是末速度为 0 , 挖掘题设的隐含条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 ③ 汽车的停车距离应等于反应距离与刹车距离之和 . ► 变式训练 1. 在例题 1 中 , 若某驾驶员是酒后驾车 , 其反应时间是正常反应时间的 3 倍(其他数据不变) .请分析说明该驾驶员采用紧急刹车后 ,是否撞到障碍物。 答案: 会撞到障碍物 题型二 汽车刹车类时间问题的计算 目标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例 2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 2 0 m / s 的速度匀速行驶 , 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 , 经 2 s 速度变为 1 2 m / s , 求: ( 1 )刹车后 2 s 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 2 )刹车后前进 18 m 所用的时间; ( 3 )刹车后 8 s 内前进的距离 . 解析: 已知 v0= 20 m / s , v1= 1 2 m / s , t1= 2 s ( 1 )刹车后 2 s 前进的距离为 s1=v1+ v02=2 0 m / s + 12 m / s2 2 s= 3 2 m , 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为 a =vt- v0t1=1 2 m / s - 20 m / s2 s=- 4 m / s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 ( 2 )根据位移公式 s2= v0t+12at2, 式中 s1= 18 m , v0= 2 0 m / s , 可解得前进 1 8 m 所用时间 t= 1 s ,(另一解 t ′= 9 s 舍去) ( 3 ) 解法一 由 0 = v0+ at0得 , 汽车停车时间 t0=- v0a= 5 s , 由于 8 s > 5 s , 所以刹车后 8 s 位移为 s3= v0t0+12at20, s3= 2 m / s 5 s +12 (- 4 m / s2) ( 5 s )2= 5 0 m. 解法二 由 0 = v0+ at0得 , 汽车停车时间 t0=- v0a= 5 s , 因为 8 s> 5 s , 所以。高中物理第二章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课件粤教版必修1
相关推荐
种物理现象 ( 或物理状态 ) 刚好要发生或刚好不发生的转折状态。 ( 2 ) 极值问题 : 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 , 某物理量出现极大值或极小值的情况。 2 .关键词语 在动力学问题中出现的 “ 最大 ”“ 最小 ”“ 刚好 ”“ 恰能 ” 等词语 , 一般都暗示了临界状态的出现 , 隐含了相应的临界条件。 3 .常见类型 动力学中的常见临界问题 :
处的重力加速度 g′ =R2( R + h )2g . 名师点睛 : 由物体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可知 ,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 =GMR2 . 即 GM = gR2, 这是一个常用的 “ 黄金代换式 ” . 高空中的重力加速度 gh=GM( R + h )2, 式中 M 是地球的质量 ,R 是地球的半径 , h 是物体离地面的高度. ► 尝试应用 3 . ( 多选 )
变化缓慢 , 是因为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C. 乒乓球可快速被抽杀 , 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 D. 为了防止机器运转时振动 , 采用地脚螺钉固定在地面上 , 是为了增大机器的惯性 解析: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 仅由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 , 与其他因素无关 , A 、 B 选项错误;乒乓球的质量小惯性小易于抽杀 , C选项正确 , 机器用地脚螺钉固定在地面上 , 将机器和地面连接成整体
栏目链接 铁磁性材料结构与其他物质有所不同,他们本身就是由很多已经磁化的小区域组成的,这些磁化的小区域叫做 “ 磁畴 ” . 1 . 磁化前,各个磁畴的磁化方向不同,杂乱无章地混在一起,各个磁畴的作用在宏观上互相抵消、物体对外不显磁性. 2 .磁化过程,由于外磁场影响, “ 磁畴 ” 的磁化方向有规律地排列起来,使材料出现南北极,材料内部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同,因此磁场大大加强. 3
栏目链接 要点一 电流的磁效应 1. 电现象和磁现象的相似性 . (1)磁体能使附近的铁棒产生磁性 , 带电体能使它附近的导体感应出电荷来 . (2)自然界中的磁体总有两个磁极:南极和北极;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 情景导入 课前导读 知识解惑 栏目链接 2. 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
2=12gt . ► 尝试应用 甲同学的手指大约在直尺的 10 cm 刻度线处做捏尺的准备 , 当他看到乙同学释放直尺后 , 就迅速地捏住直尺 . 他捏住直尺的位置大约在 3 0 c m 刻度线处 .则从乙同学释放刻度尺到甲同学捏住刻度尺的时间大约为( D ) A . s B. 0 .0 4 s C. 0 .1 s D .0. 2 s 解析: 尺的运动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