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2章实验: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课件粤教版选修3-1内容摘要:
~ A 的量程;滑动变阻器一般采用限流接法 , 为了方便调节 , 要选阻值稍小的滑动变阻器.注意开关闭合前 , 要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 的阻值尽量大些 ,保护电流表以防烧毁. 答案: (1) 短路 (2) B F D 题型三 实验数据的处理 1 . 计算法. 用伏安法测电源 E 和 r , 对于给定的电源 , E 和 r 是一定的 , 在下图的实验电路中 , 改变 R 的阻值 , 可以测出多组I 和 U 值 , 代入 U = E - Ir 可分别得到: E = U1+ I1r , E = U2+ I2r , E = U3+ I3r , „ 以上方程 两两组成方程组,可求得多组 E 、 r 值 , 为减小误差取其平均值作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大小. 2 . 图象法. 由 U = E - Ir 说明 U 和 I 是一次函数关系 , 所以可在 U I坐标平面内描出各组 U 、 I 对应的点 , 然后通过这些点画一直线 , 如下图所示 , 直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就是电池的电动势的大小 E , 直线与横轴交点的坐标就是电池的短路电流 I0=Er, 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电源内阻 r 的大小.但要注意 , 有时纵轴起点不是零 , 这时图线与横轴的交点不是。高中物理第2章实验: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课件粤教版选修3-1
相关推荐
目标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解析: 常见的金属 , 金 、 银 、 铜 、 铁 、 铝 、 锡 、 铅等都是多晶体 , 选项 A正确 . 因为非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都表现为各向同性 , 所以 B错误 , D正确;有规则的天然几何形状的物体一定是单晶体 , 选项 C正确 . 答案: B ►课堂训练 1. 下列固体中全是由晶体组成的是 (A) A. 石英 、 云母 、 明矾 、 食盐 、
的是 ( ) A. 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它的微粒按空间点阵排列 B. 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是由于它的微粒按一定规律排列 C. 非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和确定的熔点 D. 石墨的硬度比金刚石的差很多 , 是由于它的微粒没有按空间点阵分布 目标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解析: 晶体内部微粒排列的空间结构决定着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否相同;也正是由于它的微粒按一定规律排列 ,
, 求此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 图 5 三 、 非正弦交变电流有效值的计算 解析 设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 I′ , 直流电的电流强度为 I, 让该交变电流和直流电分别通过同一电阻 (阻值为 R), 在一个周期 (T= s)内 , 该交变电流产生的热量为 Q ′ = I 21 Rt 1 + I 22 Rt 2 在一个周期内直流电通过该电阻产生的热量为 Q= I2RT. 由 Q= Q′ 解得 I= 5
由于被测金属丝阻值约为 3 Ω , 所以用编号为 A 的滑动变阻器作限流电阻 ,就能使电路中的电流有明显变化. (3) 加在电压表两端的电压不超过 1. 5 V , 所以电压表的量程应选用 3 V . (4) 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零时 , 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 Im a x=3 A = A , 所以电流表的量程应选用 A. 答案: (1) 乙 (2) A (3) 3 (4) 方法归纳:
D 四 、 交变电流 “ 四值 ” 的应用比较 交变电流的四值 , 即峰值 、 有效值 、 瞬时值 、 平均值 , 在丌同情况下的使用: (1)在研究电容器的耐压值时 , 只能用峰值 . (2)在研究交变电流做功 、 电功率及产生的热量时 , 只能用有效值, 交流电表显示的也是有效值 . (3)在研究交变电流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时 , 只能用平均值 . (4)在研究某一时刻线圈受到的安培力时
撞或跟容器壁碰撞外 , 可在空间里自由移动 B. 分子的频繁碰撞致使它做杂乱无章的热运动 C. 分子沿各方向的运动具有偶然性 D. 某个分子在某一时刻的运动方向遵从一定的规律 解析: 气体分子除碰撞外可以认为是在空间内自由移动的 , 因而气体分子沿各方向的运动机会相等 , 个别分子的运动具有偶然性 , 大量分子的运动遵守统计规律 , 综上所述 , 选项 A、 B正确 . 考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