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1章第2节测量分子的大小课件粤教版选修3-3内容摘要:
分子间无间隙 解析: 在忽略分子间隙的情况下 , 油膜为单分子油膜时 ,油膜的厚度为分子的直径 , 即使分子不是球形 , 这一关系仍然存在 , 因此 C不是实验假设的前提 , 故 A、 B、 D正确 . 考点二 实验数据处理 目标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实验中为什么在水面上撒痱子粉。 提示:撒痱子粉后 , 便于观察所形成的油膜的轮廓 . 目标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1. 油酸溶液配制好后不要长时间放置 , 以免浓度改变而产生实验误差 . 2. 实验前应检查方盘是否干净 , 如果有油渍则将导致实验无法完成 . 3. 浅盘中的水应保持稳定状态 , 最好静置一段时间 , 痱子粉均匀撒在水面上 . 从浅盘的中央加痱子粉 , 使粉自动扩散至均匀 . 目标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4. 向水面滴油酸酒精溶液时 , 针尖应竖直 、 靠近水面 (最好距水面 1 cm左右 ), 如果离水面太高 , 可能无法形成油膜 . 滴油酸酒精溶液时要注意控制好 , 只滴 1滴 . 5. 计算油膜面积时 , 以坐标纸上方格的数目来计算 (边长 1 cm), 不足半个的舍去 , 多于半个的算 1个 . 实验只要求估算分子大小 , 实验结果数量级符合要求即可 . 6. 当重做实验时 , 水从盘的一侧边缘倒出 , 在这侧面残留的油酸可用少量的酒精清洗 , 并用脱脂棉擦去 , 再用清水冲洗 . 这样可保持盘的清洁 . 例 2 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 1 000 mL油酸酒精溶液中有油酸 mL, 用滴管向量筒内滴 50滴上述溶液 , 量筒中的溶液体积增。高中物理第1章第2节测量分子的大小课件粤教版选修3-3
相关推荐
这种运动说明了什么。 目标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提示:小炭粒受到液体分子不平衡的撞击作用;这种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 目标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2. 将布朗运动的装置由实验室移到高速运动的列车上 , 微粒的运动是否更明显。 提示:不会更明显 . 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 与外界因素 (如实验装置是否运动 )无关 . 目标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长为 L的直导线的运动方向不直导线本身是垂直的 , 但不磁感线方向有一个夹角 θ(θ≠ 90176。 ), 则写出此时直导线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表达式。 延伸思考 图 5 答案 如图所示 , 可以把速度 v分解为两个分量:垂直于磁感线的分量 v1= vsin θ和平行于磁感线的分量 v2= vcos 感线 , 丌产生感应电动势;前者切割磁感线 ,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 BLv1= BLvsin
. 考点二 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大小跟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目标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 , 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将怎么变化。 提示: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 , 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都将变小 , 斥力比引力变化的快 . 目标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1. 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实际表现出的作用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它们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系 . 2.
3. 试总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 答案 实验 1中,磁场是稳定的,但在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时,通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回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实验 2通过改变电流从而改变磁场强弱,迚而改变了磁通量,从而产生了感应电流,所以可以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描述为 “ 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 . 1.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穿过 电路的 发生变化 . 2. 特例
的大小和方向 , 有下列两种情况: ① 若回路面积丌变 , 磁感应强度变化时 , 用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 用 E = nΔ ΦΔ t 确定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变化 ; ② 若磁场丌变 , 导体杆切割磁感线 , 用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 用 E= BLv确定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变化 . (4)涉及受力问题 , 可由安培力公式 F= BIL和牛顿运动定律等规律写出有关函数关系式 .
3 Wb =15 32 Wb 答案 15 32 Wb 52 3 V 二 、 电磁感应中的电荷量问题 电磁感应现象中通过闭合电路某截面的电荷量 q = I Δ t ,而 I =ER= nΔ ΦΔ t R,则 q = nΔ ΦR,所以 q 只和线圈匝数、磁通量的变化量及总电 阻有关,不完成该过程需要的时间无关 . 注意 :求解电路中通过的电荷量时 , 一定要用平均电动势和平均电流计算 . 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