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4:第三课一代雄狮——拿破仑内容摘要:
英俄要挫败法霸权 其他欧洲国家要摆脱帝国统治,是 “ 民族之战 ” ⑵ 过程 : 莱比锡大会战 ,法军惨败 ⑶ 影响 : 拿破仑军事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 第一帝国覆亡,波旁封建王朝复辟 ——说明:欧洲封建势力依然强于资本主义势力 二、军事征程 (三)后期作战:( 1810—1815) 1812年, 60万大军进攻俄国; 1813年,与英、俄、普第六次反法同盟会战 1815年,与英、俄、普、奥第七次反法同盟交战 原因 : 1815年,拿破仑重返巴黎,推翻波旁王朝,再登皇位 过程 : 滑铁卢战役,法军惨败 评价拿破仑后期作战 1) 作战目的 :扩大统治范围,发展霸权利益 2) 作战性质 :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3) 作战结果 :被反法同盟与欧洲民族之战 (对外侵略战争,带去灾难,招致反抗,致使帝国覆灭) ①拿破仑战争具有多重性质,既有反对外国武装干涉、保卫大革命成果的革命性,又有强烈的称霸欧洲及侵略扩张性质。 他所进行的早期战争捍卫了大革命的成果,又把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带到法军所到之处,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 但他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掠夺了各国人民,招来了广泛的反抗。 ②欧洲大陆各封建君主国同法国作战,主要是为了扑灭法国革命,重建封建秩序;正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企图消灭自己的商业竞争对手。 ③拿破仑战争在本质上是两种社会制度的交锋。 拿破仑政权代表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其失败表明在当时欧洲大陆上封建势力仍大于资本主义势力。 综评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三、拿破仑统治 (一)上台执政: “ 雾月政变 ” ——建立起军事独裁统治( 1799年) (二)建立帝国( 1804年) : 战争中获胜的大资产阶级和大商人拥护拿破仑集权 拿破仑个人野心膨胀 : 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第一帝国 : 资产阶级性质的军事独裁。高中历史选修4:第三课一代雄狮——拿破仑
相关推荐
“中庸之道” :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 ,一种人生境界 . 行为准则: 希望用理性的一般概念去揭示伦理的一般特征 习惯 性格 道德 经常性地重复某种行动 理性 •思想决定行动 •行动决定习惯 •习惯决定态度 •态度决定命运 • 42岁就当上了储君的老师 四,从教生涯 •在读书并不流行的情况下,亚里士多德建立起自己的图书馆 ,讲习所“吕克昂”学园 • 建立自己的学派,叫做逍遥派
1777 萨拉托加大捷,战争转折点 领导此次战役 1780 英美战争扩大为国际性战争 1781 约克镇战役,标志北美战场上战争结束。 华盛顿领导战役,接受英军投降,是其戎马生涯最辉煌时刻 1783 英美巴黎签订和约,英承认美国独立 战争中身先士卒的华盛顿 1776年 12月 25日在圣诞节之夜的暴风雪中,华盛顿在马布利黑德渔民的协助下,率领 2400人渡过特伦顿以北 9英里的特拉华河。 次日清晨
英俄等帝国主义的阻挠、嘲笑 清政府的腐败,政治动荡 经济实力不够,工程自身的难度 经过: 亲临实地反复测绘 顽强的科学创新精神(“人”字形路线) 测京张铁路线的仪器 京张铁路 京张铁路通行盛典 京张铁路的修建过程体现了詹天佑怎样的精神。 不畏艰难,深入实践 严谨细致,开拓创新 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外国工程师称其为“不可能的奇迹” 周恩来赞誉其为“中国人的光荣 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
连发生两场革命 (1917年的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这两场革命的性质是否相同。 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参考: ① 决定因素 :俄国社会矛盾的尖锐 ② 革命性质 : 1917年的 二月革命属资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属社会主义革命 ③ 判断依据 :革命任务和革命成果 问题探究: 1917年 11月 68日俄国十月革命在一天多的时间里就在首都彼得格勒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系 :邓小平理论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一脉相承 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B回顾:怎样进行改革开放的。 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开放: 1)主张: 2)发展对外关系:加强()关系;恢复()关系
预测地震 推翻中国 “ 贫油 ” 论,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 “ 它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 反映地壳运动的一切现象是地质力学考察和研究的对象 ” 什么是地质力学呢。 其他领域的成就: ( 1) 冰川学方面 :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后运用此研究成果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工程服务。 ( 2)古生物学方面:创立蜓科化石鉴定的 10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