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4: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内容摘要:

连发生两场革命 (1917年的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这两场革命的性质是否相同。 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参考: ① 决定因素 :俄国社会矛盾的尖锐 ② 革命性质 : 1917年的 二月革命属资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属社会主义革命 ③ 判断依据 :革命任务和革命成果 问题探究: 1917年 11月 68日俄国十月革命在一天多的时间里就在首都彼得格勒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反动巢穴冬宫被攻占。 你认为十月革命能够取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参考: ① 俄国 社会矛盾 的极度复杂与尖锐 ② 列宁 《 四月提纲 》 给 革命指明了方向 ③成熟的 布尔什维克党 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首先夺取大城市 (俄国 革命道路 ) 短暂的和平建设 ( 1917— 1918) 1)背景: 新生政权面临首要问题 —— 结束战争,恢复经济 2)政策: A、外交:与德、奥议和,退出一战; B、政治: 1918年春,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首都迁到莫斯科 C、经济:工作重心 — 由军事斗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恢复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发展文教事业 3)影响: 暂时稳定发展,巩固新生政权 二、列宁的伟大贡献 ㈠ 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㈡领导十月革命: ㈢巩固新生政权: 1918年苏俄国内战争爆发 短暂的和平建设 ( 1917— 1918) 三年内战时期的非常举措 ( 1918— 1920) 1)背景: 一战结束,帝义列强武装干涉;俄国地主、资本家等叛乱 目的:为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维护新政权 2)政策: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评价) B、组建红军 C、唤起民众劳动与爱国热情 3)影响: 1920年,战争取得胜利 —— 巩固政权 二、列宁的伟大贡献 ㈠ 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㈡领导十月革命: ㈢巩固新生政权: 在红场参加群众大会。 号召大家都去与叛军做斗争 这是伟大的创举。 1920年的星期六义务劳动,他和军事学院的学生们一切打扫克里姆林宫广场。 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0) 1)原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