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4: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内容摘要:
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 》 1924 材料一中造成辛亥革命后 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俄国革命指什么。 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1917年十月革命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 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 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对外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中华民族自求解放。 对内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较为空洞 ) 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实行 “ 耕者有其田 ”。 认识 ①不反帝 →反帝 ②反满 → 民族平等 ①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 平民共有 ②普遍平等比抽象提高 ①节制资本 ②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 (社会主义的好朋友 ) 二、孙中山一生的四次转变 “ 医人 ” 到 “ 医国 ” “ 改良 ” 到 “ 革命 ” “ 旧民主主义 ” 到 “ 新三民主义 ” ①条件: ②国共合作的实现: ③合作基础: 捍卫民主共和屡遭失败 (旧三民主主义为指导) 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启发 中共的帮助 1924 国民党一大召开 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因为它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 授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及权利;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高中历史选修4: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相关推荐
预测地震 推翻中国 “ 贫油 ” 论,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 “ 它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 反映地壳运动的一切现象是地质力学考察和研究的对象 ” 什么是地质力学呢。 其他领域的成就: ( 1) 冰川学方面 :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后运用此研究成果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工程服务。 ( 2)古生物学方面:创立蜓科化石鉴定的 10条标准
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系 :邓小平理论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一脉相承 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B回顾:怎样进行改革开放的。 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开放: 1)主张: 2)发展对外关系:加强()关系;恢复()关系
连发生两场革命 (1917年的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这两场革命的性质是否相同。 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参考: ① 决定因素 :俄国社会矛盾的尖锐 ② 革命性质 : 1917年的 二月革命属资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属社会主义革命 ③ 判断依据 :革命任务和革命成果 问题探究: 1917年 11月 68日俄国十月革命在一天多的时间里就在首都彼得格勒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思想:实行君主立宪 二、维新变法运动 第一阶段兴起 —— 宣传维新思潮 B、康有为、梁启超等的维新思想及传播 (一 )康有为 理论基础: 思想主张: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有什么特点。 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 或(托古改制) 《 孔子改制考 》《 新学伪经考 》 把传统的儒家思想同西方的政治学说相 结合,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利与弊
戈拉等得不耐烦了,就向法院提出了诉讼。 在法庭上,普罗泰戈拉的理由是: “如果你欧提勒士这次官司打赢了,那么按照合同,你应付我另一半的费用;如果你输了,那么按照法庭的裁决,你也应该付给我另一半学费。 这次官司 不管是赢还是输, 你都得付我另一半学费。 ” 谁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欧提勒士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如果我打赢了这场官司,那么按照法庭裁决,我不必付给你另一半学费;如果我打输了
调控管理体制 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产权制: 1992年后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政策性调整 → 制度性调整)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4.全方位 对外开放 格局的形成 (1)目的: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基础:独立自主的社国;原则:平等互利 (3)过程: 范围 : 80S沿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