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四单元复习课内容摘要:
调控管理体制 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产权制: 1992年后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政策性调整 → 制度性调整)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4.全方位 对外开放 格局的形成 (1)目的: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基础:独立自主的社国;原则:平等互利 (3)过程: 范围 : 80S沿海 ( 1980、 1988五个经济特区 1984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5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90S 内地 ( 1990以浦东为龙头的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城镇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内容 : 外资、技术 → 管理,第二产业 → 金融等第三产业,经济领域 → 文化教育领域 战略: 初期 “ 请进来 ” →20C 末起 “ 走出去 ” (4)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 必须实事求是。 坚持党正确的领导。 ——实质为资源配置方式转变 1.原因: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生产积极性和束缚生产力发展 2.过程: 1992中共 “ 十四大 ” 提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代领导集体形成 1997中共 “ 十五大 ” 肯定 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2020年底初步建立 2020中共 “ 十六大 ”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 完善 市场经济体制 3.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对经济进行干预 单元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 1. 1840~1949年(旧中国) (1)原因: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维新思潮和革命思潮的推动 (2)表现:断发易服、西式食品和洋房、废缠足 、婚丧 、 社交礼仪与称呼)、采用公历、增新节日 2. 1949~1978年(新中国前期) (1)原因: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2)表现:物质 ——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但农民温饱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 精神。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四单元复习课
相关推荐
戈拉等得不耐烦了,就向法院提出了诉讼。 在法庭上,普罗泰戈拉的理由是: “如果你欧提勒士这次官司打赢了,那么按照合同,你应付我另一半的费用;如果你输了,那么按照法庭的裁决,你也应该付给我另一半学费。 这次官司 不管是赢还是输, 你都得付我另一半学费。 ” 谁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欧提勒士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如果我打赢了这场官司,那么按照法庭裁决,我不必付给你另一半学费;如果我打输了
思想:实行君主立宪 二、维新变法运动 第一阶段兴起 —— 宣传维新思潮 B、康有为、梁启超等的维新思想及传播 (一 )康有为 理论基础: 思想主张: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有什么特点。 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 或(托古改制) 《 孔子改制考 》《 新学伪经考 》 把传统的儒家思想同西方的政治学说相 结合,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利与弊
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 》 1924 材料一中造成辛亥革命后 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俄国革命指什么。 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1917年十月革命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 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 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对外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面临失业的上海纺纱女工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通过五处通商口岸的相继开放,洋商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丝、茶的生产发展,洋商操纵着中国丝茶的出口贸易,使中国丝茶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 思考: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农副业及商业有什么影响。 使农业产品进一步商品化,产品的大量出口客观上促进了 商品经济的发展
封临安 海外贸易税收成国库财富重要来源 元 疏浚大运河开通海运 大都杭州 发达、泉州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 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繁荣、出现徽商和晋商等大商帮 明初民间贸易,中后期重开 一直不积极开展官方贸易; 清初外贸陷入停顿,统一台 湾后开四口通商;康熙晚期 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 隆只开放广州和特许十三行 经营管理外贸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1.明朝中后期产生 (
书馆等部门,扩大影响;并 大力改革管理制度,更新卷烟设备,保持优质低价,扩展销售网点。 1918年, “ 南洋 ” 改组为有限公司,额定资本为500万元。 公司总部也由香港迁移至上海。 1919年,“ 南洋 ” 向社会招股,扩大资本额。 全公司的制烟工人达到 万余人。 到 1925年已盈利 1200多万 元之巨。 由此, “ 南洋 ” 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烟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