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二单元复习课内容摘要:
封临安 海外贸易税收成国库财富重要来源 元 疏浚大运河开通海运 大都杭州 发达、泉州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 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繁荣、出现徽商和晋商等大商帮 明初民间贸易,中后期重开 一直不积极开展官方贸易; 清初外贸陷入停顿,统一台 湾后开四口通商;康熙晚期 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 隆只开放广州和特许十三行 经营管理外贸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1.明朝中后期产生 ( 1)条件和原因: 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 资金充足的作坊主和商人以及自由劳动力的出现 ( 2)地区和部门: 江南地区的丝织业棉织业冶铁业 ( 3)标志: 机工出力、机户出资 —— 出现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 2.清朝缓慢发展 ( 1)发展表现: 手工工厂规模扩大、分工更细、雇工数量增多、部门和地区更广 ( 2)认识 :代表当时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符合世界发展潮流; 但只出现在少数地区和少数行业当中、发展缓慢、稀疏且微弱、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 3)缓慢原因: 封建制度束缚,如抑商和闭关锁国 3.重农抑商 —— 以农业为本,重视农业的发展;以工商业为末,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 1)原因: 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必然产物; 统治者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 2)目的: (直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 (根本)巩固封建统治。 ( 3)表现: 沿袭重本轻末的治国理财思想、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歧视商人和限制其社会地位、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 4)后果: 阻碍工商业发展、强化自然经济 4.闭关锁国 — 为维护封建统治,严格 限制 对外交往和贸易。 ( 1)明代的外贸: 明初实行海禁,禁止民间贸易,中后期重开海禁;积极开展官方贸易,一直不断。 ( 2)清朝的外贸: 清初外贸陷入停顿,统一台湾后开四口通商;康熙晚期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只开广州通商,只特许十三行经营管理外贸 ( 3)后果: 这种消极的抵御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单元二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晚清时期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工业兴起 1.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 1)背景: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二单元复习课
相关推荐
面临失业的上海纺纱女工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通过五处通商口岸的相继开放,洋商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丝、茶的生产发展,洋商操纵着中国丝茶的出口贸易,使中国丝茶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 思考: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农副业及商业有什么影响。 使农业产品进一步商品化,产品的大量出口客观上促进了 商品经济的发展
调控管理体制 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产权制: 1992年后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政策性调整 → 制度性调整)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4.全方位 对外开放 格局的形成 (1)目的: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基础:独立自主的社国;原则:平等互利 (3)过程: 范围 : 80S沿海 (
戈拉等得不耐烦了,就向法院提出了诉讼。 在法庭上,普罗泰戈拉的理由是: “如果你欧提勒士这次官司打赢了,那么按照合同,你应付我另一半的费用;如果你输了,那么按照法庭的裁决,你也应该付给我另一半学费。 这次官司 不管是赢还是输, 你都得付我另一半学费。 ” 谁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欧提勒士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如果我打赢了这场官司,那么按照法庭裁决,我不必付给你另一半学费;如果我打输了
书馆等部门,扩大影响;并 大力改革管理制度,更新卷烟设备,保持优质低价,扩展销售网点。 1918年, “ 南洋 ” 改组为有限公司,额定资本为500万元。 公司总部也由香港迁移至上海。 1919年,“ 南洋 ” 向社会招股,扩大资本额。 全公司的制烟工人达到 万余人。 到 1925年已盈利 1200多万 元之巨。 由此, “ 南洋 ” 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烟草企业。
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民富国安。 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力。 三 、 区域经济政策的倾斜 古代统一王朝的经济发展重心一般集中在首都 周围及少数重镇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转移:由黄河中下游到江南 关中 中原 江南 (东南 中南 ) 唐后期:“杨一益二”;南宋 : “ 苏湖熟 ,天下足。 ” 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 ” 如下列朝代的经济发展重心: 秦
朝最高统治集团施行的区域 经济管理政策的事例,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事例: 秦的关东政策,使经济遭到破坏。 西汉关中地区享有特殊地位。 东汉南阳、洛阳受到优待。 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后,东南地区民众承受了更为 沉重的经济负担。 结论:统一王朝的政治中心有优先发展的机会, 边远地区发展速度则要缓慢一些。 三、工商业的管理 分别归纳秦、汉、明清时期的工商业管理政策及其特点。 秦: 统一度量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