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第5课富有的是精神1内容摘要:
学问。 他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 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 将 “ 学年制 ” 改为“ 学分制 ” ,实行 “ 选科制 ” ,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精简课程,力主自学,校内实行学生自治,教授治校。 这些主张和措施,在北京大学推行之后,影响全国,以至有人称他为 自由主义教育家。 他的 “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 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周作人等一批精英人物能够集聚在北京大学,是新的办学方针产生的结果。 在这里,知识分子获得了广阔的精神空间。 蔡先生曾云: “ 自今以后,须负极重大之责任,使大学为全国文化之中心,立千百年之大计。 ” 可见蔡元培先生容纳百家的宽阔胸怀与他的深远目光有必然的联系。 胡适 ( 1891~ 1962),现代诗人、学者。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1910年赴美国留学, 19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后,入哥 伦比亚大学读哲学,师从杜威(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及教育家), 深受影响。 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 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表 《 文学改良刍议 》 ,首次猛 烈抨击封建文学,是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首篇正式宣言, 为文学革命的发难之作,引起很大反响。 他率先发表白话文学的 创作。 1920年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 《 尝试集 》。 在治学方法上,他提出的 “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 ,在学术界 深有影响。 胡适是 “ 五四 ” 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 人物。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校长。 1958年任台湾的中央研 究院院长。 后病逝于台湾。 胡适一生著述宏富。 —— 国学大师 • 我国当代著名爱国人士、经济学家、教育家。 自幼聪颖,刻苦攻读,曾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 他在经济、教育等方面均颇有建树,著作等身。 建国后,历任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校长和其他许多重要公职,但他仍然挤出时间潜心考察研究,其中《 新人口论 》 提出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主张,遭到批判。 1979年恢复名誉,时人以“老马识途”称颂其远见卓识,以“误批一人,错增四亿”感叹人口问题上的失误。 马寅初 周 培 源 饮誉世界的物理学家教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 ~) 192。语文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第5课富有的是精神1
相关推荐
课前提问: 说说你喝过哪些粥,最喜欢喝的是什么粥。 一、学生采用朗读方式自主学习。 二、自学检测: 读读下面这些词语,读准每个字音。 糯米 温馨 吸吮 肉糜 生蚝 熨帖 哺育 雪里蕻 酱苤菜 荨麻诊 相得益彰 舒肝养脾 自吹自擂 把下面成语多写几遍,记住每个成语的含义。 欢呼雀跃 相得益彰 说说作者写了哪些粥。 这些粥各有什么特点。 这些粥引出了作者哪些感触。 课堂小结:
中学课程。 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当地孩子当起教书先生。 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 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一、学生自主学习 采用朗读的方式进行自学。 二、自学检测 字词检测,听写以下字词。 见教材课后练习(一)
感动一生的爱意。 同样,也需要 理解与尊重, 也需要 对话与交流,在相互的交流里学会对父母 感恩。 平等,对话,理解,尊重 “ 读书的苦乐 ” 中谁苦谁乐。 为什么。 “ 我 ”对 “ 你 ” 读书的态度是什么。 孩子 苦 —— 考试升学 —— 压力大 我及古人 乐 —— 光宗耀祖、十年寒窗 —— 压力小 态度 : 同情却不得不鼓励,甚至鞭策。 期盼“读书乐”“乐读书”。 悬梁刺股 萤囊映雪
例文一:应聘的是数控加工岗位,岗位需求较为简单,求职者从与业知识、与业技能、职业态度等方面说明,人职匹配大体吻吅; 例文二:应聘的是生产线长一职,该岗位的要求较为复杂和全面,求职者所作的与业知识、与业技能(证书)、综吅表现(三好、优秀等)、实践经验、业余爱好等方面说明,均符吅岗位需求。 拓展训练 书 P55 阅读书上 P50~52例文一、例文二,回答下面的问题。 ( 2)、从人员匹配的角度看
• ,在信中表现你对申请的工作很有兴趣。 • ,有针对性。 • 二、外在美 • 外在美的意思是要令对方收到信时有舒服整齐的感觉,而文章最好能够长短得宜。 具体表现在: •。 选用纯白 A4纸即可。 •。 不要太密,也不要太疏。 • 三、细节美 •。 • 2. 公司名称和负责人的职衔及姓名要多加留意有否出错,以免被扣印象分。 • ,如履历表,相片及学历证明等。 • ,例如能得到面试的机会
朗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 第一( 1— 2):介绍旗袍是我国女装独有的、传统的象征,以及在国际时装舞台上的地位。 第三( 15— 16):介绍 旗袍的演变规律。 第二( 3— 14):介绍按 历史进程的顺序介绍旗袍的发展和 演变过程。 第四( 17):介绍旗袍久经流传享誉世界的原因(实用、美观)。 第五( 18):介绍旗袍演变体现 服装演变的基本规律。 朗读课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