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太史公自序3内容摘要:

谓“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 这个“次律令”, 是在刘邦进咸阳与民约法《 三章 》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的基础上产生的。 当时局势还比较混乱,社会不安定。 即虽打败项羽统一中国,但六国旧贵族还企图东山再起;异姓诸侯与同姓诸侯反汉活动也频频而起。 后来的史书是这样记载的: “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 《 三章 》 之法不足以御奸。 于是相国萧何捃秦法,取其它于时者,作律 《 九章 》 ”。 补 充: 韩信生前不仅是个军事指挥家,还是一个军事理论家。 据史载:「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 」他与张良一起, 「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 据 《 汉书 ‧艺文志 》 记载,韩信曾著有 《 韩信兵法 》 三章,可惜已经失传。 一.代表人物:邹衍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 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 ,其间有相生和相胜 (葜 )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邹衍综合二者, 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 ,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 二. 阴阳家的发展 阴阳家在汉初所进展。 张苍、公孙臣、贾谊都是西汉前期的阴阳学大家。 《 史记 •太史公自序 》 称 “张苍为章程”,说的就是张苍继承了战国邹衍的阴阳之学,推五德之运,以为汉德当建于水,色尚黑,正十月。 所以,汉初的历法都依据这一原则而制定。 文帝时,鲁人公孙臣,“上书陈终始,传五德事,言方今土德时,土德应黄龙见,当改正朔、服色、制度。 ”( 《 史记 •孝文本纪 》 )公孙臣的建议,对后来武帝的太初改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武帝设明堂、改正朔、易服色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阴阳学又一次在理论上发挥了指导作用。 前 202年,刘邦打败项羽,被拥立为皇帝,是为汉高祖。 他把秦朝的礼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