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君子之风4内容摘要:
到又生怕失去的东西罢了。 • 患得患失的人什么都做得出来。 为了得到自己的一己利益,或者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打击同事,排挤异己,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 其实,患得患失的人自己也很痛苦,很无聊,活得并不自在, 并不轻松。 那可真是 “ 熙熙攘攘为名利,时时刻刻忙算计 ” ,结果还多半会 “ 算来算去算自己 ”。 对这种人来说,人生就正如哲学家 叔本华所指出,是在痛苦与无聊,欲望与失望之间摇晃的钟摆,永远没有真正满足,真正幸福的一天。 • 麻烦的是,进入所谓现代社会以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患得患失的人们越来越多,而从容不迫,悠哉悠哉,保持平静心态的却似乎是越来越少了。 有人认为 “ 患得之 ” 是 生怕得到 的意思,你觉得有没有道理。 一是比较得到之后的收获和付出,认为不值得。 二是对以后的责任有畏难情绪,害怕不能胜任。 【 原文 】 子曰: “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 堪其 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 ( 6•11) 【 译文 】 孔子说: “ 颜回多么有道德啊。 一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 忍受 不了 那种 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他的快乐。 颜回多么有道德啊。 ” 【 原文 】 子曰: “ 饭 疏食,饮水,曲 肱 而 枕 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 而 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 7•16) 【 译文 】 孔子说: “ 吃 粗粮,喝白水,弯着 胳膊 当 把 胳膊 当枕头 ,快乐也就在这中间了。 不遵守道义 却 有钱有势,这对于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 d ān g ōng 孔子为什么称赞他有道德。 子曰: “ 贤哉回也,一箪 d ān 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 颜回追求正道, 安贫乐道,淡泊名利,不追求生活享受,只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 颜渊档案 名回,字子渊。 春秋末期鲁国人。 《 孔子家语 》 记曰: “ 年二十九而发白,三十二而死。 ” 后儒曾评价说: “ 颜子没而圣学亡。 ” 足见颜渊对儒学的重大影响。 “ 好学 ” 的精神 安贫乐道 “ 不违仁 ” 孔子语录 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 今则无。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 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颜渊死,孔子曰 “ 天丧余。 ” 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之“过眼云烟”。 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 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对 “ 浮云 ” 比喻的理解 : 【 原文 】 叶公问孔子 于 子路,子路不 对。 子曰: “ 女奚 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 之 将至 云尔。 ” ( 7•19) 【 译文 】 叶公 向 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 孔子(对子路)说: “ 你为什么 不这样说,他的为人,用功起来忘记了吃饭,快乐起来忘记了忧愁,不觉得衰老将要到来, 如此而已。 ” sh 232。 此章乃孔子之自述。 孔子生平,惟自言好学,而其好学之笃有如此。 学有未得,愤而忘食。 学有所得,乐以忘忧。 学无止境,斯孔子之愤与乐亦无止境。 如是,惟日不足,而不知年岁之已往,斯诚一片化境。 钱穆 《 论语新解 》 子在齐闻 《 韶 》 ,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先生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月来不知道肉味。 他说: “ 我想不到音乐之美有到如此境界的。 ”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先生说:“富若可以求,就是执鞭贱职,吾亦愿为。 如不可求,还是从吾所好吧。 ” 【 原文 】 子曰: “ 君子道者三,我无 能 焉:仁者不忧,知者 不惑,勇者不惧。 ” 子贡曰: “ 夫子自 道也。 ” ( 14•28) 【 译文 】 孔子说: “ 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 未能做到 :有仁德的人不忧愁,有 智慧的人 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 子贡说: “ 这正 是 老师 说 自己啊。 ” 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大胸怀,他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 仁者不忧 当今社会,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 这是一个繁荣时代带给我们的迷惑。 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 当我们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 智者不惑 • 当你的内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你就有了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勇者不惧 一个真君子做到了 内心的仁、智、勇 ,从而就少了忧、惑、惧。 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苏教版选修君子之风4
相关推荐
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 周而不比 大声朗读 !细心体会 ! 我的交友观 七嘴八舌 ,各抒己见 . 课文研读 :来自孔子的教诲 1,周而不比 2,矜而不争 ,群而不党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4,以直抱怨 ,以德抱德 5,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6,张弛有度 (朋
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筰、昆明,还报命。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自幼攻读,青年漫游,在职博览) 链接之一 《 史记评林 》 :“子长 平生喜游 ,方少年自负之时,足迹不肯一日休。 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 观之,则平生所尝游者皆在焉。 南浮长淮,大江,见狂澜惊波,阴风怒号,逆走而横击,故其文 奔放而浩漫 ;望云梦
,畴昔 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道士 顾 笑,予亦 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 有孤鹤,横江 东 来。 翅如车轮, 玄 裳 缟 衣, 戛然 长鸣,掠予舟而 西 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 “ 赤壁之游乐乎。 ” 问其姓名, 俛 而不答。 呜呼噫嘻。 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道士 顾 笑,予亦
危 巢 这 ;十五 已经 环顾; 以 为乐 把 怎么办 用在时间名词后,的时候。 接近 表转折,可是,却 环顾,回头看 兼词,之于 披:拨开 ; 蒙茸:草木。 “披绣闼” 高 • 听 其所止而休焉 • 听 臣微志 • 适 有孤鹤 • 畴昔 之夜 • 予亦惊 寤 • 已而 叹曰 听凭,听任 恰好,刚好 从前 醒 不久 词类活用 • 步 自雪堂 • 顾而 乐 之 • 履 巉岩 • 横江 东 来 •
巢 黄泥之坂 而登 舟 而 乐 之 有孤鹤 相 答 予舟而 西 也 叹曰 客去 薄 暮 之夜 安所得酒乎 顾 笑 谋诸 妇 子 不时之需 11.(复游于赤壁之下) 谗岩 请找出第一段中写景的句子,景色有什么特点。 作者的心情如何。 题为赤壁,可这里写并不是赤壁。 为什么。 平静的乐 黄泥 坂 的初冬月夜,景色清朗,静谧宁馨。 良宵、美酒、贵宾、佳肴,使夜游赤壁的兴致更浓, 为游赤壁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