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选修6硝酸钾晶体的制备4内容摘要:
度( ℃ ) 0 10 20 30 40 60 80 100 100/20的倍数 KNO3 13.3 110 169 246 KCl 27.6 NaNO3 73 80 88 96 104 124 148 180 NaCl 35.7 溶解度的差异 结晶 NaNO3 + KCl = NaCl + KNO3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大 小 小 大 高温下 , 达到饱和的 NaCl先结晶分离;然后 , 在低温下 , KNO3达饱和,得到产品。 蒸发 溶解 热过滤 结晶 思路: 思考 2: 这样得到的晶体是否纯净。 若不纯,应如何提纯。 初次结晶得到的晶体中 常会混有少量 NaCl杂质。 将所得晶体溶于少量水中,然后进行冷却、 结晶、过滤,如此反复的操作。 热过滤: 趁热过滤, 得 KNO3饱和溶液 (回收 NaCl晶体) 结晶: KNO3溶液冷却 有 KNO3晶体 析出。苏教版化学选修6硝酸钾晶体的制备4
相关推荐
mol﹒ L1 H2SO4溶液 蒸馏水、热水 四、实验准备 A、取两个 50mL锥形瓶,编为 2号 B、向 1号锥形瓶中加入 10mL mol﹒ L1 Na2S2O3 溶液 C、向 2号锥形瓶中加入 5mL mol﹒ L1 Na2S2O3 溶液 和 5mL 蒸馏水 D、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 10mL mol﹒ L1 H2SO4 溶液,然后同时将该溶液分别倒入 2号锥形瓶中,记录反应所需的时间。
准确读数:由于电子天平精密度高, 稍有影响都有可能使它的读数发生变化。 所以 要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天平显示读数稳 定下来后再读数(精确到 )。 要及时记录数据:数据对定量分析实验是至关 重要的。 如果前面有任何一处数据忘记记录, 都会使后续实验丧失意义。 注意事项 思考与建议 在本实验中,用到了精度达 平。 由于在以前的化学实验中并不需要该仪器,可能很多学校目前没有该仪器。
氧气中燃烧实验最不容易成功 . 这是为什么呢 ? 第一 :铝是活泼金属,在空气中能与氧气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铝保护层,使氧气不能继续与铝发生反应,不采取任何擦除氧化铝保护层措施而直接进行点火,必定是铝难于燃烧。 氧化镁薄膜和氧化铁薄膜可能都不如氧化铝薄膜更致密 ,不能阻止金属与氧气的接触 ,因此金属镁和金属铁更容易在氧气中燃烧 . 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不容易成功原因 第二
2+ (2)冷却结晶 过滤 不能。 蒸干时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会被带入晶体中;蒸干时晶体会受热分解或氧化 (3)利用乙醇的挥发 , 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水分 ① 减少晶体在洗涤时的溶解; ② 减少蒸馏水中溶解氧对晶体的氧化 Ⅱ .[交流讨论 ](1)A、 B装置间缺一个干燥装置 (2)使硫酸铵充分反应 , 完全转化为 NH3 [探究结论 ]% 【 规律方法 】 在过滤 FeSO4溶液时要趁热过滤
浴加热 为 好,一则便于控制温度,二则此实验温度也 不需要超过 50℃。 实验时注意把量好的两份 液体装在试管中,分别插入温度计,同时放 入热水,等温度 快升高到所需温度时 立即取 出,这时温度还会继续升高,放置一段时间 待 回落到所需温度时 马上倒入锥形瓶开始实 验。 注意温度计的 水银球 不要碰到试管壁和 试管底, 应停留在溶液中央。 四、实验改进 实验条件的优化 “口 ” 字 “十 ” 字
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g/100g水) 温 度( ℃ ) 0 10 20 30 40 60 80 100 100/20的倍数 KNO3 13.3 110 169 246 KCl 27.6 NaNO3 73 80 88 96 104 124 148 180 NaCl 35.7 溶解度的差异 结晶 NaNO3 + KCl = NaCl + KNO3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大 小 小 大 高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