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选修6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1内容摘要:
_________ ③②④①⑧ ⑦ ⑤⑥ 练 习 上述 ⑤ 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 ; ⑦ 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溅出;下层液体流出后及时关闭活塞,防止上层液体流入。 ⑤旋开 活塞 ,用烧杯接收溶液 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便于液体顺利流出。 ⑦将漏斗上口的 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答:。 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往其中加入少量水,如果加水后,试管中的液体不分层,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是“水层”,反之,则上层是水层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实验 一、实验目的 海带中 提取 碘单质并 检验 碘单质 二、实验原理 海带中含有的碘主要以 碘化物 的形式存在。 2I + Cl2 = I2 + 2Cl 2I + 2H+ + H2O2 = I2 + 2H2O 氧化剂:新制氯水或双氧水 干海带 灰 烬 浊 液 滤 液 混合液 上 层 下 层 碘单质 灼烧 滤 渣 水浸 过滤 酸化 CCl4 萃取 分液 蒸馏 氧化 淀粉溶液 三、实验流程 若要分离碘的 CCl4溶液,分别得到碘和 CCl4,应采用什么方法。 最后晶态碘在哪里聚集。 (四氯化碳的沸点: 77℃ 碘单质的沸点: ℃ ) 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进行蒸馏。 水浴蒸馏 混合物 提取方法 注意 含 I2的水溶液 含 I2的 CCl4溶液 I2的食盐固体 含 I2的氯化铵固体 I2的存在环境与分离方法 用 CCl4萃取 不能加热浓缩法 蒸馏 I2留在蒸馏烧瓶内 加热 升华 I2升华 先溶于水,。苏教版化学选修6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1
相关推荐
、三角架、泥三角、酒精灯 灼烧海带时用到哪些仪器。 注意热坩埚不能放在桌面上。 水浸时常常要将悬浊液煮沸 2~3min,目的是什么。 思考与交流 加快碘化物在水中的溶解,以使灰烬中的 I 尽可能多的进入溶液。 酸化作用是什么。 思考与交流 海带灰的浸出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钾)等使溶液显碱性的物质,酸化的目的是使溶液呈弱酸性,有利于氧化剂把 I氧化为 I2。 你认为最好选用哪种氧化剂。 思考与交流
得混合液中分离碘的实验流程 干海带 灰烬 浊液 滤液 混合液 上层 下层 滤渣 灼烧 水浸 过滤 酸化 氧化 淀粉溶液 萃取 分液 能否用酒精代替CCl4进行萃取。 为什么。 混合液中萃取单质碘选用哪种试剂。 萃取 分液 萃取 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 , 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 ,从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分液 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 分液时打开上面的玻璃塞
角架、泥三角、酒精灯 灼烧海带时用到哪些仪器。 注意热坩埚不能放在桌面上。 水浸时常常要将悬浊液煮沸 2~3min,目的是什么。 思考与交流 加快碘化物在水中的溶解,以使灰烬中的 I 尽可能多的进入溶液。 酸化作用是什么。 思考与交流 海带灰的浸出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钾)等使溶液显碱性的物质,酸化的目的是使溶液呈弱酸性,有利于氧化剂把 I氧化为 I2。 你认为最好选用哪种氧化剂。 思考与交流 问
2++2e Cu 锌片 失去电子 ,铜离子 得到电子 ,两极之间溶液离子的定向移动和外部导线中电子的定向移动,构成闭合回路,使两个电极反应不断进行,发生有序的电子转移过程,产生 电流。 总反应: Zn+ Cu2+ = Zn2+ + Cu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A 锌 镁 ZnSO4溶液 如果用比锌活泼的金属镁代替铜片,用 ZnSO4溶液代替 CuSO4溶液与锌组成原电池,如何判断正负极。
实验二 : 催化剂( ) 活性炭 CuO FeCl3 KI 前 15s产生氧气的量( ml) 5 0 11 7 前 30s产生氧气的量( ml) 8 3 16 11 前 45s产生氧气的量( ml) 11 5 20 15 前 60s产生氧气的量( ml) 15 7 24 20 以 作催化剂进行对比实验 : 实验二结论: 实验所选择的 MnO CuO、活性炭、 FeCl KI均能催化双氧水分解
上清液(或过滤或离心得到的上清液) ,盖上盖,将试剂摇溶, 10分钟后与标准色板对比,该色板上的数值乘上 10即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mg/ kg, L(以 NaNO2计)。 如果测试结果超出色板上的最高值,可定量稀释后测定,并在计算结果时乘上稀释倍数(如从 10ml比色管中取出 10ml比色管中,加水至刻度,从中取 ,测试结果乘上 100(倍稀释)即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