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选修2镁和铝的冶炼内容摘要:
② 增加 NH+4的浓度 , 有利于沉淀平衡向生成 NH4Cl 的方向进行 , 将 NaHCO3转化为 Na2CO3而不析出 (3) ① 用干燥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固体 , 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 若无黄色火焰产生 , 则证明所得无水氯化镁晶体中不含氯化钠 ( 答焰色反应也可 ) ② HCl( 气流 ) MgCl2 6H2O ==== =△Mg(OH)C l + HCl ↑ + 5H2O ↑ 【 点评 】 本题是工业流程题,读懂流程是关键。 从流程中找到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正确分析每一个实验步骤,题中考查的内容涉及粗盐的提取、制碱工业、镁的提取等,综合性很强。 变式训练 1 海水的综合利用可以制备金属镁,其流程如图所示: (1)若在空气中加热 MgCl26H2O生成的是 Mg(OH) Cl或 MgO,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g(OH)2沉淀中混有 Ca(OH)2,应怎样除去 ?写出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 ,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 ,分别说明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 溶解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为使母液 Mg2+ 完全沉淀 ,往往加入过量的石灰乳 ,要除去过量的 Ca(OH)2,而在不引进新的杂质前提下 ,我们只加入足量的 MgCl2溶液 .玻璃棒在实验中通常有以下作用 :搅拌 (加速溶解或防止液体局部过热 )、引流 (使液体沿玻璃棒转移到相应容器 ).结合题意 ,我们不难得出有关答案 . 答案: (1)MgCl2 6H2O ==== =△Mg(OH )C l + HCl ↑ +5H2O ↑ 、 MgCl2 6H2O ==== =△MgO + 2HCl ↑ + 5H2O ↑或 Mg(OH )Cl ==== =△MgO + HCl ↑ (2) 加入足量 MgCl2溶液 , 充分搅拌 , 过滤 , 沉淀用水洗涤 (3) 搅拌 , 加速溶解 使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 , 防止外洒 搅拌 , 防止因局部过热造成液滴或晶体飞溅 铝的冶炼 1.从铝土矿提取氧化铝 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为 Al2O3,还有少量的 Fe2O3。苏教版化学选修2镁和铝的冶炼
相关推荐
N2 O2 NO + 吸收能量 946KJ/mol 吸收能量 498KJ/mol 放出能量 2 632KJ/mol 反应物 生成物 Cl2 H2 HCl + 吸收能量 243KJ/mol 吸收能量 436KJ/mol 放出能量 2 431KJ/mol 反应物 生成物 氢原 子 氯原子 第一步 : 旧键断裂 第二步 新键形成 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 ,本质 上就是旧 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3 4 6 1 1 2 1 2 SnCl2 平面三角形 V形 NH3 四面体 三角锥 H2O 四面体 V形 IF5 八面体 四方锥 XeF4 八面体 平面正方形 VP LP 电子对的 空间构型 分子的 空间构型 例 VP = 5,电子对空间构型为三角双锥, LP占据轴向还是水平方向三角形的某个顶点。 原则:斥力最小。 例如: SF4 VP=5 LP=1 S F F F F LP- BP(90o)
C. NaF、 NaCl、 NaBr、 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D. F Cl Br I2的沸点依次升高 解析: 选 D。 A中因为 r(F)< r(Cl)< r(Br)< r(I),其共价键减弱; B中 r(C)< r(Si),共价键逐渐减弱;C中 r(F- )< r(Cl- )< r(Br- )< r(I- ),离子键依次减弱; D中都是分子晶体,组成和结构也相似,分子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
形成 σ键 , 不能形成 π键 , 故 C项说法正确。 D项说法错误 , 当原子形成分子时 , 首先形成 σ键 , 故分子中不可能只有 π键而没有 σ键。 探究整合应用 如何解答有关等电子体问题 凡原子数与价电子总数均相等的物质 , 其结构相同 , 物理性质相近 , 称为等电子原理 , 相应的物质互称为等电子体。 几种常见的等电子体: (1) 二原子 10 电子: N 2 、 CO 、 C2
味、无味道的粉末,不溶于冷水,部分溶于热水 白色、无气味、无味道、具有纤维状结构的物质。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 主要化学性质 遇碘 (I2)变蓝。 无还原性。 在稀酸或淀粉酶的催化下水解。 水解逐步进行,生成一系列比淀粉分子小的化合物,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无还原性。 能水解,但比淀粉难水解。 浓酸或稀酸并加压、或在有关酶 (纤维素酶 )的催化下,纤维素逐步水解
论上,可转化成 SO2的任何含硫物质均可作为硫酸的生产原料 (如 S、 FeS、 FeSH2S等 ),但在生产实践中,应选取那些储量大、矿质品位高、资源丰富、便于开采和加工的矿物作为化工原料,综合分析, A正确;生产中对矿石进行粉碎,既可增大原料之间的相互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 ),又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转化率 ),故 B正确; 从硫酸生产的三个反应 看 (F eS2―― →O2S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