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广研-城域网、宽带接入网规划内容及方法研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济规模、各产业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以利于对本地网的宏观发展目标和各种业务发展有一个合理的预测。 在基础数据收集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基础上,要对本地区的业务发展进行相应的需求预测。 预测的目的是为了明确今后用户对业务的需求而带来的对接入网光缆需求情况。 准确的需求预测是做好规划的关键所在。 在掌握了基础数据和需求预测的基础上,并考虑市场竞争以及今后网络、技 术的发展等因素,进行充分比较和论证后提出可行的规划发展目标。 宏观目标的确定,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微观(即具体建设项目)建设。 在微观上,对于具体区域的规划建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保证规划的实用性。 其步骤可分为:项目提出、节点设置、路由选择及拓扑结构、配纤和方案确定四个步骤。 目前,各个省市和地区在接入网光缆的层次划分和界定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此,我们采用大多数地区所使用的方法。 为方便统计各地的接入网光缆资源,先将本文所提到的有关接入网光缆的术语定义如下: 机楼 :指一栋通讯大楼,通常是目标局所(或非 目标局所)所在大楼。 光交接点 :指有光配线架、可进行光缆跳接的节点。 可分为光交接间和光交接箱。 光交接间 :户内设备间,并且可以放置设备的光交接点。 光交接箱 :光缆交接箱,仅提供光缆跳接功能的光交接点,通常是指室外的交接箱。 光节点 :放置末端设备的节点,某些光交接点由于有接入设备,也是光节点。 节点 :所有光交接点和光节点统称为节点。 覆盖区域 :在接入网光缆中,往往根据每一个目标局所地理位置的不同而确定的覆盖区域,目标局所通常是覆盖区域内接入网点的业务汇聚点。 下面,将对上述所说在宏观和微观上的七个步骤进行详 明的阐述。 本地网现状统计与分析 要做好接入网光缆的规划工作,首先必须对现有的光缆资源进行统计。 比较理想的统计管理办法是采用专业化的地理信息资源系统(如 MapInfo)和相关的软件进行资源的管理和统计。 这一方面可以把现有资源在地图上清晰、直观的表示出来,另一方面也可以对资源进行统计和筛选。 但这种方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在现有资源统计力量较为薄弱的情况下较难实现。 在现阶段,比较方便和实用的方法是采用较为简单的 Excel 表格进行资源的统计。 这种方法可以较快的对整个地区的光缆资源进行掌握,而且作为本 地区的规划人员,本身对地区城域网和宽带接入网规划内容和方法研究 中国电信广州研发中心 11 的地理概貌和管道资源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表格统计无法在地图上呈现的不足。 采用表格统计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把握现有的光纤资源。 目前的接入网光缆,星型结构和线形结构在光缆和光纤的统计上都较好实现。 对于环形结构,由于光缆成环,根据业务需求的不同,环上的不同节点对光缆中的不同纤芯进行了跳接和直通,因此,在如何清晰表达纤芯路由组织和连接情况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也较难把握统计的格式和方法。 在此,对光缆成环的统计进行一些探讨。 如下图: 甲(机楼)乙(交接间、光节点)丙(交接间)光缆A48芯已用16芯丁 戊己庚光缆B48芯光缆C48芯已用6芯光缆D12芯已用6芯光缆E12芯已用6芯光缆F12芯已用6芯光缆G12芯已用2芯一组12芯的光纤,具有相同的路由和成端点6芯光节点(节点已用芯数)6芯6芯4芯2芯4芯 甲为一栋中心机楼,乙、丙为甲机楼所属的光交接间,同时乙也是一个光节点。 丁、戊、已、庚为光节点。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 12 芯作为一组光纤在图中以一条直线表示。 现有 48芯的光缆从甲到乙到丙到甲,同时在乙-丁,乙-戊,丙-已,已-庚之间各有一条 12 芯的光缆。 具体的光纤跳接情况如图。 城域网和宽带接入网规划内容和方法研究 中国电信广州研发中心 12 假设图中采用带状光缆,最内侧的一带 12 芯光缆在环上所有光节点处打开,其中的纤芯既可以配置为 SDH 设备环使用,也可以作为环上各节点的备用纤芯,我们称之为公用纤芯带。 因此公用纤芯带的概念只在环网中出现。 一旦公用纤芯带 中部分纤芯被某节点使用,比如 12 芯中的 2 芯被乙节点使用,则只剩下 10 芯的公用纤芯,被乙节点占用的 2芯以及环的另一侧空闲的 2 芯被分配到相应节点上。 各光节点对光纤的具体使用情况是:乙光节点已用 4 芯从光缆 A 到达甲,丁已用 6 芯从光缆 D、 A到达甲,戊已用 6 芯从光缆 E、 A 达到甲, “已”已用 4 芯从光缆 F、 C达到甲,庚已用 2 芯从光缆 G、 F、 C 达到甲。 在表格的设计上,采用两个表格对光缆和节点光纤情况分别进行填写。 表一为“光缆统计表”,其目的是为了统计光缆的资源情况,从中了解目前所拥有的光缆公里数、纤芯数、纤芯公里数。 在“光缆统计表”中,每一行代表一段光缆。 一段光缆是指两点间具有相同的路由和纤芯数,且没有纤芯跳接的一段光缆。 表一由 10 列组成,其含义如下: “所属局所”描述的是光缆段属于哪个目标局所的覆盖范围。 对于有双归结构的地区,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目标局填写。 “光缆段”为一段光缆的名称,它可以采用命名或编号的方法,但在一个本地网内必须是唯一的。 若为了简化,也必须保证在一个目标局的覆盖范围内唯一。 “起点”和“终点”为一段光缆的起始节点和终止节点。 “公里数”、“芯数”、“纤芯公里”、“已用芯数”、“光纤类型”和“投产 日期”分别描述了光缆的相关信息。 表一:光缆统计表 所属局所 光缆段 起点 终点 公里数 芯数 纤芯公里 已用芯数 光纤类型 投产日期 甲 A 甲 乙 10 48 480 16 1999 年 12 月 甲 B 乙 丙 8 48 384 0 1999 年 12 月 甲 C 丙 甲 10 48 480 6 1999 年 12 月 甲 D 乙 丁 5 12 60 6 1999 年 12 月 甲 E 乙 戊 5 12 60 6 1999 年 12 月 甲 F 丙 已 5 12 60 6 20xx 年 3 月 甲 G 已 庚 7 12 84 2 20xx 年 3 月 表二是“节点芯数表”,其目的是为了统计各个节点所拥有的到达目标局所的光纤芯数。 表中每一行代表一个光节点。 城域网和宽带接入网规划内容和方法研究 中国电信广州研发中心 13 表二由 7 列组成,其含义如下: “所属局所”和表一中的相同,描述的是节点属于哪个目标局所的覆盖范围。 对于有双归结构的地区,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目标局填写。 “接入节点”为节点的名称,可以采用命名或编号的方式。 在本例中,我们采用文字(从乙到庚)来描述。 “节点性质”是指节点属于光节点。 “节点 容量”为根据现有的光缆组织对该节点安排的节点纤芯容量。 如在此例中,节点“已”有 12 芯光缆到丙,但由于“庚”的存在,“已”和“庚”只能共用光缆 F 的 12 芯。 因此,我们在表二的“节点容量”此项,对“已”安排 6芯,对“庚”安排 6芯。 在实际的统计过程中,这样的安排是要根据各节点的业务发展情况而定。 原则上,“已”和“庚”的合计“节点容量”为光缆 F 的芯数,且这两个节点的“节点容量”不得小于其“已用芯数”的值。 “已用芯数”为节点设备已经使用了的光纤芯数。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环形公用纤芯”为环形光缆网上公用纤芯的数量。 “公用纤芯已用芯数”为被占用的公用纤芯数。 表二:节点芯数表 所属局所 接入节点 节点性质 节点容量 已用芯数 环形公用纤 芯 公用纤芯已用芯数 甲 甲 光节点 12 0 甲 乙 光节点 24 4 12 0 甲 丙 光节点 12 0 12 0 甲 丁 光节点 12 6 甲 戊 光节点 12 6 甲 已 光节点 6 4 甲 庚 光节点 6 2 通过表一和表二的统计,我们就可以较好的对一个地区光缆段和纤芯的相关资源情况进行掌握。 同时,可以利用 Excel 表格内部的筛 选和统计功能对光纤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在现实的物理网络中,接入网的光缆情况是非常复杂和多变的。 因此,两个表格往往很难对所有的情况进行完整清晰的反映。 因此,表格统计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去掌握现有光缆资源的整体情况并准确的反映出来,为下一步的规划工作提供依据。 因此,表一和表二的设计,其主要目的是去掌握现有光缆资源和各节点可提供光纤芯数的情况,至于具体的路由安排,可通过图纸辅助来描述。 在分析现有光缆资源的使用情况后,对接入网的其他资源如:管道、铜缆、接入网传输系统、接入网业务设备、接入网设备间等也要进行整体 的把握,并从中找出目前影响接入网城域网和宽带接入网规划内容和方法研究 中国电信广州研发中心 14 光缆发展的主要问题所在。 以利于制定总体的发展目标。 社会经济分析 从根本上来说,社会经济才是通信网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经济情况决定了人们对通信业务的需求大小。 为了更合理的预测网络的发展目标,进行适度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分析是必要的。 经济总规模大,发展得快,人们对电信业务需求增长也快,对新兴的电信业务也有较旺盛的需求势头。 在最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全国地区都都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正建立起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础,但是在全国的各个地区之间,经济 发展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因此对不同地区的电信业务发展要结合当地具体的经济情况来分析。 电信业务的需求与一个地区内大型客户、经济区的数量密切相关。 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大型客户越多,各类经济区也越多,其电信业务需求不但稳定,而且对新业务的接受能力也较强,那么对接入网的要求也比较高。 对这部分客户,电信运营商不仅要提供通信的能力,而且要保证其通信的质量和可靠性,因此要求接入网具有多业务的接入能力同时,还要求接入网具有一定的保护和留有一定的富余资源,以保证通信业务发展的连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