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内容摘要:
a、 b、 c、 d四块金属板浸入稀硫酸中 , 用导线两两相连 , 可以形成原电池。 若 a、 b相连时 , a为负极; c、 d相连时 , c溶解; a、 c相连时 , 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 d相连时 , b极上有大量气泡。 四块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 A. acdb B. cabd C. acbd D. cadb 【 解析 】 该题考查根据原电池原理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 , 被氧化溶解;相对不活泼的金属为正极 , 冒气泡或析出金属。 所以 , 四块金属的活动顺序是 acdb。 【 答案 】 A 【 规律方法 】 金属活泼性的判断依据: (1)单质与水或酸反应难易:反应越剧烈,该金属越活泼。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金属越活泼。 (3)金属间的置换反应:若 A能从 B的盐溶液中置换出 B,则 A的活泼性比 B的强。 (4)简单阳离子氧化性强弱:氧化性越强,该金属的活泼性越弱。 (5)两金属构成原电池时,作负极 (或电子流出,电流流入或发生氧化反应等 )的金属比作正极 (或电子流 入,电流流出或发生还原反应等 )的金属活泼性强。 变式训练 2 下列事实 不.能说明 Al 的金属活泼性比Cu 强的是 ( ) A .常温下将铝投入 CuS O4溶液中 B .常温下将铝和铜用导线连接一起放入到稀盐酸溶液中 C .常温下将铝和铜不用导线连接一起放入到稀盐酸溶液中 D .常温下将铝和铜用导线连接一起放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解析: 选 D。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能反应生成气体的金属 , 其活泼性不一定强 , 如 Mg和 Al。 设计原电池 从理论上说 , 任何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例如 , 利用 Cu+2FeCl3===2FeCl2+ CuCl2的氧化还原反应可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 , 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 (Cu): Cu- 2e- === Cu2+ (氧化反应 ) 正极 (C): 2Fe3+ + 2e- ===2Fe2+ (还原反应 ) 例 3 现有如下两个反应: (A)NaOH+ HCl===NaCl+ H2O (B)Zn+ H2SO4===ZnSO4+ H2↑ (1)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能,说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可以,则写出正、负极材料及其电极反。苏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
相关推荐
可为任意层 【 解析 】 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 最外层不超过 8个电子 , 而 K层最多可容纳 2个电子 , L层最多可容纳 8个电子 , M层最多可容纳 18个电子。 当 n层为最外层时 , 最多可容纳 8个电子 , 而第 (n- 1)层最多可容纳 8个电子应为 L层;当 n为次外层时 , 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比 (n- 1)层多 10个 ,则证明 (n- 1)层不是 K层 , 而是 L层
2)氧气和臭氧都具有强氧化性, 臭氧的氧化性更强。 一 、同素异形现象 (1)C+ O2 ==CO2 点燃 (3)4P+ 5 O2 == 2P2O5 点燃 同素异形体之间转化 (金刚石)石墨 C )(( 1 ) C 一、同素异形现象 (2) 3 O2 ==2 O3 放电 分子式相同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吗 ? [讨论 ] 动手并思考 : 制作 C4H10可能的结构模型 正丁烷 异丁烷 C C
( 2) 乙醇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理由是 ____ 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结构不同,而两者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 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 两者 二者的 课时作业 1 .能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素异形体的事实是 ( ) A .它们熔点很高 B .它们都为固体 C .取等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在纯氧中充分燃烧,均生成唯一产物
子数相等时 , 将两电极反应式相加即得原电池反应式。 特别提醒: 在正极上 , 若是电解质溶液中的某种离子被还原 , 无论该离子是强电解质提供的 , 还是弱电解质提供的 , 一律写离子符号;而在原电池反应中 , 要遵循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 只有易溶的强电解质用离子符号表示。 例 2 写出下列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正 、负极 电解质 组别 负极 正极 电解质溶液 (1) 铁
D.硝酸、硫酸工厂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3)在 20世纪 60年代 , 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城市曾发生过光化学烟雾事件 , 并造成数以千计的人员死亡。 光化学烟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 A. 汽油的不完全燃烧 B. 大量使用了农药化肥 C. 白色塑料垃圾的飘浮 D. 金属矿物的冶炼 (4)为了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 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________。 A.
问题 3:在粮食增产上科学家提出了哪些不同的建议。 建议: 生产化肥使粮食大量增产 改良品种 杀虫剂、除草剂的使用 研究光合作用的机制 ① 各学科的研究工作者提出了从哪些途径解决粮食增产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