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内容摘要:
问题 3:在粮食增产上科学家提出了哪些不同的建议。 建议: 生产化肥使粮食大量增产 改良品种 杀虫剂、除草剂的使用 研究光合作用的机制 ① 各学科的研究工作者提出了从哪些途径解决粮食增产问。苏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
相关推荐
D.硝酸、硫酸工厂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3)在 20世纪 60年代 , 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城市曾发生过光化学烟雾事件 , 并造成数以千计的人员死亡。 光化学烟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 A. 汽油的不完全燃烧 B. 大量使用了农药化肥 C. 白色塑料垃圾的飘浮 D. 金属矿物的冶炼 (4)为了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 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________。 A.
子数相等时 , 将两电极反应式相加即得原电池反应式。 特别提醒: 在正极上 , 若是电解质溶液中的某种离子被还原 , 无论该离子是强电解质提供的 , 还是弱电解质提供的 , 一律写离子符号;而在原电池反应中 , 要遵循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 只有易溶的强电解质用离子符号表示。 例 2 写出下列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正 、负极 电解质 组别 负极 正极 电解质溶液 (1) 铁
a、 b、 c、 d四块金属板浸入稀硫酸中 , 用导线两两相连 , 可以形成原电池。 若 a、 b相连时 , a为负极; c、 d相连时 , c溶解; a、 c相连时 , 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 d相连时 , b极上有大量气泡。 四块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 A. acdb B. cabd C. acbd D. cadb 【 解析 】 该题考查根据原电池原理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的量 、 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时 , 反应即达化学平衡状态; ② 对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分子总数相等的可逆反应来说 , 混合气体的总压强 、 总体积 、 总物质的量 、 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时 , 不能判断该反应是否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③ 反应体系内有色物质的颜色不再改变。 无论用什么方法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都要以本质特征或现象特征为依据来展开分析和判断。
叙述能否说明已达平衡状态 (容器体积不变): ; ; ; ; ; 平 平 平 平 平 8 ; 8. A物质的分压保持不变; 符合系数比只是暂时的,后面的情况无法确定,无法得出浓度保持不变。 平 平 不一定 9. A、 B、 C、 D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m:n:p:q; 9 (二)总量 ; ; 对于总量,只有前后气体系数不相等的方程式才能说明已达平衡; 不一定 不一定 不一定 ; 10
高温2 CO ③ 2 NH4Cl + B a ( O H )28 H2O == = B a Cl2+ 2 NH3↑ +10H2O 2 .据反应条件判断,凡是只有在持续加热条件下才进行的反应一般是吸热反应。 3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判断。 由稳定物质生成不稳定物质需吸热;反之,需放热。 有些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 C + CO2= = = = =高温2 CO 是吸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