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的限度1内容摘要:
的量 、 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时 , 反应即达化学平衡状态; ② 对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分子总数相等的可逆反应来说 , 混合气体的总压强 、 总体积 、 总物质的量 、 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时 , 不能判断该反应是否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③ 反应体系内有色物质的颜色不再改变。 无论用什么方法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都要以本质特征或现象特征为依据来展开分析和判断。 也就是说 , 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根本标志是 v(正 )= v(逆 ), 其余的判断方法都是从这个方法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例 2 可逆反应 N2+ 3H2 2NH3的正 、 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A. 3v正 (N2)= v正 (H2) B. v正 (N2)= v逆 (NH3) C. 2v正 (H2)= 3v逆 (NH3) D. v正 (N2)= 3v逆 (H2) 【 解析 】 当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时 ,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 NH3和H2的计量关系 , 可以看出正反应在单位时间内有 3 mol H2发生化合反应 , 必定同时生成 2 mol NH3, 故有 2v正 (H2)= 3v正 (NH3)。 这时逆反应如果同时有 2 mol NH3发生分解反应 , NH3的物质的量就相当于没有变化 , 好像 “ 表面上静止 ” 达到平衡状态。 所以当 2v正 (H2)= 3v逆 (NH3)时 ,NH3的正 、 逆反应速率相等 , 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 答案 】 C 【 规律方法 】 化学平衡的本质是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如果只说明正反应速率的大小或者逆反应速率的大小 , 而没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 则无法判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判断过程中 , 尽量把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 , 同时注意速率的单位应换算成统一的单位。 变式训练 2 (2020年宁波高一检测 )可逆反应 2NO22NO+ O2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 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 ①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O2的同时生成 2n mol NO ②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O2的同时生成 2n mol NO2 ③ 用 NO NO、 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 2∶ 2∶ 1的状态 ④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④。苏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的限度1
相关推荐
问题 3:在粮食增产上科学家提出了哪些不同的建议。 建议: 生产化肥使粮食大量增产 改良品种 杀虫剂、除草剂的使用 研究光合作用的机制 ① 各学科的研究工作者提出了从哪些途径解决粮食增产问
D.硝酸、硫酸工厂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3)在 20世纪 60年代 , 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城市曾发生过光化学烟雾事件 , 并造成数以千计的人员死亡。 光化学烟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 A. 汽油的不完全燃烧 B. 大量使用了农药化肥 C. 白色塑料垃圾的飘浮 D. 金属矿物的冶炼 (4)为了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 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________。 A.
子数相等时 , 将两电极反应式相加即得原电池反应式。 特别提醒: 在正极上 , 若是电解质溶液中的某种离子被还原 , 无论该离子是强电解质提供的 , 还是弱电解质提供的 , 一律写离子符号;而在原电池反应中 , 要遵循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 只有易溶的强电解质用离子符号表示。 例 2 写出下列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正 、负极 电解质 组别 负极 正极 电解质溶液 (1) 铁
叙述能否说明已达平衡状态 (容器体积不变): ; ; ; ; ; 平 平 平 平 平 8 ; 8. A物质的分压保持不变; 符合系数比只是暂时的,后面的情况无法确定,无法得出浓度保持不变。 平 平 不一定 9. A、 B、 C、 D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m:n:p:q; 9 (二)总量 ; ; 对于总量,只有前后气体系数不相等的方程式才能说明已达平衡; 不一定 不一定 不一定 ; 10
高温2 CO ③ 2 NH4Cl + B a ( O H )28 H2O == = B a Cl2+ 2 NH3↑ +10H2O 2 .据反应条件判断,凡是只有在持续加热条件下才进行的反应一般是吸热反应。 3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判断。 由稳定物质生成不稳定物质需吸热;反之,需放热。 有些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 C + CO2= = = = =高温2 CO 是吸热反应。
键微粒及其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键类型 化合物类型 电子式 你知道吗。 ( 1)水从液体变为气体时为什么要吸收能量。 变化过程化学键是否被破坏,为什么。 ( 2)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受热汽化成水蒸气。 两种变化中,哪种是物理变化。 哪种是化学变化。 为什么。 分子间作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