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2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内容摘要:
键微粒及其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键类型 化合物类型 电子式 你知道吗。 ( 1)水从液体变为气体时为什么要吸收能量。 变化过程化学键是否被破坏,为什么。 ( 2)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受热汽化成水蒸气。 两种变化中,哪种是物理变化。 哪种是化学变化。 为什么。 分子间作用力 :。苏教版化学必修2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
相关推荐
高温2 CO ③ 2 NH4Cl + B a ( O H )28 H2O == = B a Cl2+ 2 NH3↑ +10H2O 2 .据反应条件判断,凡是只有在持续加热条件下才进行的反应一般是吸热反应。 3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判断。 由稳定物质生成不稳定物质需吸热;反之,需放热。 有些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 C + CO2= = = = =高温2 CO 是吸热反应。
叙述能否说明已达平衡状态 (容器体积不变): ; ; ; ; ; 平 平 平 平 平 8 ; 8. A物质的分压保持不变; 符合系数比只是暂时的,后面的情况无法确定,无法得出浓度保持不变。 平 平 不一定 9. A、 B、 C、 D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m:n:p:q; 9 (二)总量 ; ; 对于总量,只有前后气体系数不相等的方程式才能说明已达平衡; 不一定 不一定 不一定 ; 10
的量 、 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时 , 反应即达化学平衡状态; ② 对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分子总数相等的可逆反应来说 , 混合气体的总压强 、 总体积 、 总物质的量 、 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时 , 不能判断该反应是否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③ 反应体系内有色物质的颜色不再改变。 无论用什么方法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都要以本质特征或现象特征为依据来展开分析和判断。
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填空。 (1)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 ________。 (2)除稀有气体外 , 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 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________。 (3)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 ________。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两性氢氧化物的是 ________。 (6)
电子数目由 1个增加到到 2个,而达到稳定结构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 数 达到稳定结构时最外层 电子数 1~ 2 1 1→2 2 3~ 10 2 1→8 8 11~ 18 3 1→8 8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1.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规律 从表中的数据看,你认为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 ? 观察与思考: 原子序数 原
易失电子的金属性较强 , A不正确; B项中钠首先要跟 MgCl2溶液中的水反应 , 无法置换出 Mg,B不正确; Mg和 Al与水反应都要加热 , 且现象都不明显 , C不正确; D正确。 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 其实质是看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难易程度 , 越易得电子 , 非金属性越强。 1. 从元素原子结构判断 (1)当电子层数相同时 , 核电荷数越多 , 非金属性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