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律1内容摘要:
电子数目由 1个增加到到 2个,而达到稳定结构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 数 达到稳定结构时最外层 电子数 1~ 2 1 1→2 2 3~ 10 2 1→8 8 11~ 18 3 1→8 8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1.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规律 从表中的数据看,你认为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 ? 观察与思考: 原子序数 原。苏教版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律1
相关推荐
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填空。 (1)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 ________。 (2)除稀有气体外 , 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 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________。 (3)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 ________。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两性氢氧化物的是 ________。 (6)
键微粒及其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键类型 化合物类型 电子式 你知道吗。 ( 1)水从液体变为气体时为什么要吸收能量。 变化过程化学键是否被破坏,为什么。 ( 2)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受热汽化成水蒸气。 两种变化中,哪种是物理变化。 哪种是化学变化。 为什么。 分子间作用力 :
高温2 CO ③ 2 NH4Cl + B a ( O H )28 H2O == = B a Cl2+ 2 NH3↑ +10H2O 2 .据反应条件判断,凡是只有在持续加热条件下才进行的反应一般是吸热反应。 3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判断。 由稳定物质生成不稳定物质需吸热;反之,需放热。 有些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 C + CO2= = = = =高温2 CO 是吸热反应。
易失电子的金属性较强 , A不正确; B项中钠首先要跟 MgCl2溶液中的水反应 , 无法置换出 Mg,B不正确; Mg和 Al与水反应都要加热 , 且现象都不明显 , C不正确; D正确。 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 其实质是看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难易程度 , 越易得电子 , 非金属性越强。 1. 从元素原子结构判断 (1)当电子层数相同时 , 核电荷数越多 , 非金属性越强
装置进行了改进 , 将其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 , 除起冷凝作用外 , 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步骤 】 (1)按丙同学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 , 在试管中先加入 3 mL 乙醇 , 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 2 mL浓硫酸充分摇匀 , 冷却后再加入 2 mL冰醋酸; (2)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3)在试管 ②
防止试剂变质, 配制 FeSO4溶液时,需 要( ) A. 加入 Fe 粉 B. 通入 Cl2 * Good luck。 在 FeCl3中加 Fe粉, 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Fe+ 2Fe3+ =3Fe2+ B. Fe+ Fe3+ =Fe2+ *祝你成功 某溶液中加入 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 再滴加氯水 ,溶液立即变为红色,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 + B. Fe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