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律1内容摘要:
易失电子的金属性较强 , A不正确; B项中钠首先要跟 MgCl2溶液中的水反应 , 无法置换出 Mg,B不正确; Mg和 Al与水反应都要加热 , 且现象都不明显 , C不正确; D正确。 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 其实质是看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难易程度 , 越易得电子 , 非金属性越强。 1. 从元素原子结构判断 (1)当电子层数相同时 , 核电荷数越多 , 非金属性越强。 (2)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 , 核电荷数越多 , 非金属性越弱。 2. 从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判断 (1)单质越易跟 H2化合,生成的氢化物也就越稳定,氢化物的还原性也就越弱,其非金属性也就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 如 H2SO4的酸性强于 H3PO4,说明 S的非金属性比 P强。 3.从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判断 例如: Cl2+ 2KI===2KCl+ I2,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碘强。 4.从离子的还原性强弱判断 元素的原子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弱。 如 S2- 的还原性比 Cl- 强,说明 Cl的非金属性比 S强。 特别提醒: (1)金属性和非金属性讨论的对象是元素 , 具体表现为该元素的单质或特定化合物的性质。 (2)氧化性和还原性讨论的对象是具体物质或某物质中的特定粒子 , 具体表现在该物质中某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 例 2 (2020年浙江嘉兴市高一检测 )下列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 ( ) ① HCl比 H2S稳定 ② HClO氧化性比 H2SO4强 ③ HClO4酸性比 H2SO4强 ④ Cl2能与 H2S反应生成 S ⑤ 氯原子最外层有 7个电子 , 硫原子最外层有 6个电子 ⑥ Cl2与 Fe反应生成 FeCl3, S与 Fe反应生成 FeS A. ②⑤ B. ①② C. ①②④ D. ①③⑤ 【 思路点拨 】 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三点: (1)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 (2)非金属性的具体表现。 (3)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 解析 】 含氧酸的氧化性不能作为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最外层电子数多 , 元素的非金属性不一定强 , 如非金属性: OCl, 但最外层电子数: OCl。 【 答案 】 A 变式训练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SiH4能自燃 , H2S在 300 ℃ 分解 , 说明硫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B. Cl2+ H2S===S↓ + 2HCl, 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 C. H3PO4为三元酸 , H2SO4为二元酸 , 可推知磷的非金属性比硫强 D. HCl比 HBr稳定 , 可推知非金属性氯大于溴 解析: 选 C。 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A、 D正确;氯能置换出硫,可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 B正确;酸的元数多少不能说明非金属性相对强弱,应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说明, C不正确。 (1)金属元素无负价,因为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目少,易失去电子变为稳定结构,故金属元素无负价,除零价外,在反应中只显正价。 (2)氟无正价,氧无最高正价。 氟、氧得电子能力特别强,尤其是氟元素,只能夺取电子而成为稳定结构,除零价外,在反应中只显负价。 氧只跟氟结合时,才显正价,如在 OF2中氧呈+ 2价。 氧、氟一般没有正价。 常见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3)在 1~ 20号元素中 , 除 O、 F外 , 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低负价与最高正价的关系为: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 8。 特别提醒: (1)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 8(仅对部分非金属元素成立 )。 (2)既有正价又有负价的元素一。苏教版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律1
相关推荐
电子数目由 1个增加到到 2个,而达到稳定结构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 数 达到稳定结构时最外层 电子数 1~ 2 1 1→2 2 3~ 10 2 1→8 8 11~ 18 3 1→8 8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1.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规律 从表中的数据看,你认为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 ? 观察与思考: 原子序数 原
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填空。 (1)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 ________。 (2)除稀有气体外 , 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 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________。 (3)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 ________。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两性氢氧化物的是 ________。 (6)
键微粒及其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键类型 化合物类型 电子式 你知道吗。 ( 1)水从液体变为气体时为什么要吸收能量。 变化过程化学键是否被破坏,为什么。 ( 2)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受热汽化成水蒸气。 两种变化中,哪种是物理变化。 哪种是化学变化。 为什么。 分子间作用力 :
装置进行了改进 , 将其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 , 除起冷凝作用外 , 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步骤 】 (1)按丙同学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 , 在试管中先加入 3 mL 乙醇 , 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 2 mL浓硫酸充分摇匀 , 冷却后再加入 2 mL冰醋酸; (2)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3)在试管 ②
防止试剂变质, 配制 FeSO4溶液时,需 要( ) A. 加入 Fe 粉 B. 通入 Cl2 * Good luck。 在 FeCl3中加 Fe粉, 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Fe+ 2Fe3+ =3Fe2+ B. Fe+ Fe3+ =Fe2+ *祝你成功 某溶液中加入 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 再滴加氯水 ,溶液立即变为红色,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 + B. Fe2+ *
)2 +CaCl2 实质上是 Mg2++2OH= Mg(OH)2 过滤得到的氢氧化镁沉淀用什么 去中和,写出发生的反应。 Mg(OH)2 +2HCl= MgCl2+H2O 三、镁的性质 观察镁,根据金属的通性你能说出镁的 哪些物理性质。 镁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密度小,电和热的良导体 合金特性: 硬度、强度大 推测镁单质可能有的化学性质。 (可以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 〖 实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