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1高中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之三内容摘要:
O42 除杂不用稀硝酸 化学方程式为 ( NH4) 2SO4 + BaCl2==BaSO4 + 2NH4Cl 取样并向内加 稀 HCl、 BaCl2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证明该试样中含有 SO42。 SO42的检验(硫酸盐) ● 不能用稀硝酸,也不能用 Ba( NO3) 2 思考: 某白色晶体可能是硫酸铵,怎样证明。 实验方法: 根据焰色反应所呈现的特征焰色,可检验金属或金属离子的存在 取一根铂丝,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若火焰有颜色,可将铂丝在 稀盐酸 中蘸一下,再灼烧至无色。 用灼烧后的铂丝蘸取少许待测物,放入火焰中灼烧,就会观察到不同颜色的火焰 记 Na 为 黄色 K为 紫色 除杂 P20表 1- 5 一些物质的检验 待检物质 检验方法 现象 碳酸盐 ( CO32- ) 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有气体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酸 ( H+ ) 用紫色石蕊试液;用 PH试纸 紫色石蕊变 红 ; PH试纸变色 PH< 7 碱 ( OH- ) 用紫色石蕊试液;用 PH试纸 紫色石蕊变。苏教版化学必修1高中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之三
相关推荐
结 论 3. 振荡前:上层是橙色 下层是无色 振荡后:上层是无色 下层是棕红色 溴在 CCl4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水和 CCl4互不相溶 2. 溴水在上层 CCl4在下层 1. 分 层 CCl4的密度比水大 2. 已知硫酸钡既难溶于水又难溶于酸, 现有含硫酸钠的粗食盐,请设计实验方 案提纯氯化钠。 1. 已知氢氧化镁难溶于水,现有含氯化 镁的粗食盐,请设计实验方案提纯氯化钠
= 答:该硝酸中 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思路: C = n / V 例: 2mol/LNaOH溶液( ρ =) 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解:设有 1L NaOH溶液,则 m(NaOH) = 2mol/L 1L 40g/mol = 80g m[NaOH(aq)]= 1000cm3= 1080g ω[NaOH(aq)] = 80g/1080g 100% = % 答: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思路
你知道吗 ? 铜镜 铜陵墓 :铜马车 你知道吗 ? 铁弯锄 铁镢头 铁灯 铁熨斗 你知道吗 ? 你知道吗 ? 犁 拖拉机 江阴长江大桥 你知道吗 ? 江阴钢绳厂 你知道吗 ? 银白色的纯铁 紫红色固体 一、单质的物理性质 铁 :银白色固体、能被 磁铁 吸引 铜 :紫红色固体 铁、铜 都是 热和电 的良导体 都有 延展性 . 铁和铜的密度较大,熔沸点较高 交流与讨论 二、单质的化学性质 铁 铜
器中有一种在其他组分离时无需使用,这种仪器是 ________。 (3)上述四组分离时需使用酒精灯的有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填序号 )。 【 解析 】 依据每组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理性质 (溶解性及熔 、 沸点 )的差异进行分离。 ① 中食盐易溶于水 , 沙子难溶于水 , 可用过滤法分离。 ② 中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大而 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 ,
特征 除杂试剂 OH Ba2+ CO32 Na+ Na+ Cl 过量的 除杂试剂 CO32 Na+ H+ Cl H+ Cl 控制 pH Na+、 Cl 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试剂的加入顺序共有几种。 依据是什么。 ( 1) BaCl2—— Na2CO3—— NaOH—— HCl ( 2) BaCl2—— NaOH—— Na2CO3—— HCl ( 3) NaOH—— BaCl2——
交界处有一狭长山谷,每当牧民和牲畜进入后, 风和日丽的晴天顷刻间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人畜往往遭雷击 倒下。 奇怪的是这里的牧草茂盛,四季常青,被当地牧民称为“ 魔鬼谷 ”。 你能用化学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叙述解释 “ 魔鬼谷 ” 牧草茂盛、四季常青的原因吗 ? 1.一氧化氮( NO) ( 1)物理性质 常温下为 无色、无味的气味 , 不溶于水。 在大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 有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