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1高中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之四内容摘要:
交界处有一狭长山谷,每当牧民和牲畜进入后, 风和日丽的晴天顷刻间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人畜往往遭雷击 倒下。 奇怪的是这里的牧草茂盛,四季常青,被当地牧民称为“ 魔鬼谷 ”。 你能用化学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叙述解释 “ 魔鬼谷 ” 牧草茂盛、四季常青的原因吗 ? 1.一氧化氮( NO) ( 1)物理性质 常温下为 无色、无味的气味 , 不溶于水。 在大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 有毒 , NO使人体中毒的原理与 CO相似 ,都是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 ( 2)化学性质 ( 3)用途: 22 N O2O2 N O 在生物学方面有独特作用,人体中极少量的 NO会促进血管扩张,防止血栓塞等。 + 4 + 2 0 - 2 得 2 2e-。苏教版化学必修1高中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之四
相关推荐
特征 除杂试剂 OH Ba2+ CO32 Na+ Na+ Cl 过量的 除杂试剂 CO32 Na+ H+ Cl H+ Cl 控制 pH Na+、 Cl 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试剂的加入顺序共有几种。 依据是什么。 ( 1) BaCl2—— Na2CO3—— NaOH—— HCl ( 2) BaCl2—— NaOH—— Na2CO3—— HCl ( 3) NaOH—— BaCl2——
器中有一种在其他组分离时无需使用,这种仪器是 ________。 (3)上述四组分离时需使用酒精灯的有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填序号 )。 【 解析 】 依据每组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理性质 (溶解性及熔 、 沸点 )的差异进行分离。 ① 中食盐易溶于水 , 沙子难溶于水 , 可用过滤法分离。 ② 中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大而 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 ,
O42 除杂不用稀硝酸 化学方程式为 ( NH4) 2SO4 + BaCl2==BaSO4 + 2NH4Cl 取样并向内加 稀 HCl、 BaCl2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证明该试样中含有 SO42。 SO42的检验(硫酸盐) ● 不能用稀硝酸,也不能用 Ba( NO3) 2 思考: 某白色晶体可能是硫酸铵,怎样证明。 实验方法: 根据焰色反应所呈现的特征焰色,可检验金属或金属离子的存在
时作业 1 .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 NO 在人体内起着多方面的重要生理作用。 下列关于 NO 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 NO 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 B . NO 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C . NO 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 D . NO 能够在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 体缺氧中毒 A 2 .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有害气体主要是 ( ) A
喷泉 ( 2 ) 打开止水夹 , 用手 ( 或热毛巾等 ) 将烧瓶捂热 , 氨气受热膨胀 , 赶出导管内的空气 , 氨气与水接触 , 即形成喷泉 ( 3 )12 2 . 4 m o l L- 1 12 2 . 4 m o l L- 1 课时作业 1 . 右图的装置中 , 干燥烧瓶内盛有 某种气体 , 烧杯和滴管 内 盛放某 种溶液。 挤压滴管的胶头 , 下列 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 A .
想的原因可能有 A、收集的 NH3不纯净 B、烧瓶不干燥或气体未干燥 C、 NH3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够大 D、装置漏气 √ √ √ 氨气溶于水制氨水时,都要用一倒置的漏斗如右图,说说为什么。 还可以用下列 装置代替。 a b c d ad 喷泉试验成败的关键: 收集的 NH3纯净 烧瓶干燥或气体干燥 装置不能漏气 实验 2 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氨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