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1高中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之七内容摘要:
( 2 ) 3 C u + 8H++ 2 N O-3== = 3 C u2 ++ 2 N O ↑ + 4H2O ( 3 ) 加入稀 H2SO4后, H2SO4电离出 H+,与原溶液中的 NO-3构成强氧化性条件 ( 即相当于溶液中又生成了 “ 稀硝酸 ”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C u + 8H++ 2 N O-3== = 3 C u2 ++2 N O ↑ + 4H2O ( 4 ) 0 . 6 5 m o l 课时作业 1 .下列有关氨和硝酸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正确的是 ( ) A . 浓氨水滴进碱石灰里可制得氨气 B .蘸浓氨水和蘸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会冒白烟 C . 锌片与稀硝酸反应可制得氢气 D . 铜片与浓 HN O3反应可制得 NO A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SO2具有还原性,故可作漂白剂 B . N a 的金属活动性比 Mg 强,故可用 Na 与 M g C l2溶液反应制 Mg C . 浓硝酸中的 HN O3,见光会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 D . Fe 在 Cl2中燃烧生成 Fe C l3,故在与其他非金属反应的产物中 Fe 也显+ 3 价 C 3 .下列反应中,浓硝酸既表现 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 ① 浓硝酸中滴入石蕊试液并微热 ② 氧化亚铁与浓硝酸反应 ③ 氢氧化铝与浓硝酸反应 ④ 氧化铁与浓硝酸反应 A . ①② B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A 4 .下列对浓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 .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 .铜与硝酸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C . 金属与硝酸反应一般不产生氢气 D . 可以用铁或铝制容器盛装冷的浓硝酸 B 5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 H+、 NO- Fe2 +、 Na+ B . A g+、 NO- Cl-、 K+ C . K+、 B a2 +、 OH-、 SO2 -4 D . Cu2 +、 NH+ B r-、 OH- 解析 B 组中的 Ag+和 Cl-, C 组中的 B a2 +和 SO2 -4 , D组中的 Cu2 +、 NH+4 与 OH。苏教版化学必修1高中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之七
相关推荐
+ 、 K+ + 、 I 、 NO3 、 H+ D. NO3 、 Na+ 、 NH4+ HCO3 B Cu(NO3)2 消耗HNO3 最少的是 ( ) HNO3 反应; B. Cu和稀 HNO3 反应; HNO3 反应; (OH)2CO3和稀 HNO3 反应 D 4. 不同浓度的硝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完全反应,还原产物分别是NO NO和 NH4NO3 ,若这些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
想的原因可能有 A、收集的 NH3不纯净 B、烧瓶不干燥或气体未干燥 C、 NH3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够大 D、装置漏气 √ √ √ 氨气溶于水制氨水时,都要用一倒置的漏斗如右图,说说为什么。 还可以用下列 装置代替。 a b c d ad 喷泉试验成败的关键: 收集的 NH3纯净 烧瓶干燥或气体干燥 装置不能漏气 实验 2 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氨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
喷泉 ( 2 ) 打开止水夹 , 用手 ( 或热毛巾等 ) 将烧瓶捂热 , 氨气受热膨胀 , 赶出导管内的空气 , 氨气与水接触 , 即形成喷泉 ( 3 )12 2 . 4 m o l L- 1 12 2 . 4 m o l L- 1 课时作业 1 . 右图的装置中 , 干燥烧瓶内盛有 某种气体 , 烧杯和滴管 内 盛放某 种溶液。 挤压滴管的胶头 , 下列 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 A .
) 如何收集 NO和 NO2 气体。 能否颠倒过来。 如何集除去 NO中 NO2。 混合气通过水洗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则得到 NO2; 若用排水法收集则得到 NO 学生看书 p97了解氮氧化物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形成酸雨 造成光化学烟雾 破坏臭氧层 4.氮的固定 定义: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变为化合态的氮的方法 ( 1)人工固氮: N2 + H2— ( 2)自然固氮: N2 + O2— 植物固氮:
白色沉淀A g Br ↓ 浅黄色沉淀A g I ↓ 黄色沉淀 2. 还原检验法 Cl- 、 Br- 、 I- 三种阴离子中, Br- 、 I- 均易被 Cl2氧化分别生成 Br I2,水溶液分别显橙色、棕黄色。 因此,可以用氯水作试剂检验 Br- 、 I- 这两种阴离子。 (2020年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质检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 I- , 不能选用的试剂是 ( ) A. 只用 AgNO3溶液 B.
说明此处气体为氯气。 课堂互动讲练 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反应产物的验证操作 1. a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 , 其检验方法是: 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 , 试管口向下 , 靠近酒精灯火焰 , 松开大拇指 , 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说明该气体为氢气。 2. b处导管口:将湿润的 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 b处 导管口 , 若试纸变蓝 , 说明此处气体为氯气。 课堂互动讲练 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反应产物的验证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