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1高中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之一内容摘要:

) A B ( 3 ) D ( 4 ) 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已达到 8( 或 2)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 5 ) N a+ 课时作业 1 . 下列四位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都起到过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中 , 首先提出原子核外的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是 ( ) A . 汤姆生 B . 道尔顿 C . 玻尔 D . 卢瑟福 解析 本题是对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史料的考查,属于对基本知识的了解层次。 C 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13C 和14C 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 .1H 和2H 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C .14C 和14N 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D .6Li 和7Li 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 解析 13C 与14C 、11 H 与21 H 分别互为同位素,故 A 、 B 两项正确;14C 的质量数为 14 ,中子数为 14 - 6 = 8 ,14N 的质量数为 14 ,中子数为 14 - 7 = 7 ,故 C 项正确;6Li 与7Li互为同位素,二者的质子数、电子数都相等,中子数不相等,故 D 项错误。 D 3 . M 元素的 1 个原子失去 2 个电子转移到 Y 元素的 2个原子中去,形成化合物 Z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M 形成+ 3 价阳离子 B .在形成的化合物 Z 中, M 离子半径比 M 原子大 C . Z 可以表示为 M2Y D .形成的化合物中, M 元素显+ 2 价, Y 元素显 - 1 价 解析 M 元素失去 2 个电子,形成 M2 +, M 元素应显+ 2价,由于 M 元素失去的 2 个电子转移到了 2 个 Y 原子中,故每个 Y 原子只能得到 1 个电子,故 Y 元素在反应中显- 1 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可推知生成 Z 的化学式应为 MY2。 M 原子在反应中,一般是失去最外层的两个电子,故使得 M 原子减少了一个电子层,故 M 原子的半径比 M 离子的半径大, B 错误。 答案 D 4 .下列核外电子排布式表示的粒子,无法确定是离子还是原子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解析 本题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应用,旨在考查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识图能力,即若核外电子数 = 核内质子数为原子,若核外电子数 ≠ 核内质子数为离子, 原子通过最外层得失电子达到 2 、 8 电子稳定结构,因此,当最外层电子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