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眼镜生产车间6s现场管理培训教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异常情况(如:丢失、损坏)能马上发现; ● 非责任者的其他相关人员也能明白要求和做法; ● 不同的人员去做,其结果也是一样的(因为已经标准化)。 ( 2) 因没有整顿而产生的的浪费: ● 寻找时间的浪费,意外事故特别多; ● 停止和等待的浪费,产品质量呈现不稳定的状况; ● 认为没有而多 余购买的浪费,生产效率无法有效的提升; ● 计划变更而产生的浪费; ● 交付延迟而产生的浪费。 整顿推行要领 ■ 整顿推行要领重点: ● 整顿要形成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出所需要物品的状态; ● 要站在新人、其他部门的人的立场来看,使得什么物品该在什么更为明确; ● 对于放置处与被放置物,都要想办法使其能立即取出使用; ● 工具或物品使用后要能容易恢复到原位,没有回到原位或误放时能马上知道。 ( 1) 彻底地进行整理,然后对需整顿的物品进行现状分析。 ■ 彻底地进行整理,只留下需要的 物品。 整理工作如没有落实彻底则不仅使空 13 间浪费,而且零件或产品会因变旧不能用而造成浪费; ■ 在工作现场只能摆放最低限度的需要品。 如果连不要的物品也要管理会造成浪费(如:库存管理或盘点都比较麻烦); ■ 正确判断出是个人所需要的物品还是班组所需要的共需品; ■ 公司要想知道和掌握各部门日常工作中需要品的管理状况如何,必须从各部门物品的名称、分类、放置等方面的规范化进行调查、分析,并找出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 ● 员工取放物品的时间为什么会这么长。 追根究底,其原因一般包括: A) 不知道物品存放在哪里。 B) 不知道要取 /拿的物品叫什么。 C) 存放物品的地点太远; D) 存放物品的地点太分散; E) 物品太多,难以找到; F) 不知道是否已用完或别人正在使用(没找到)。 ( 2) 布置流程,确定放置场所。 ■ 依照整理中 “需要品和不需要品的使用频率判断基准 ”,决定放置场所,并对 “放置在工作岗位上的哪个位置比较方便。 ”进行布局研讨; ■ 物品的放置场所原则上要 100%设定,放置场所可以用电脑模拟或制作一个模型( 1/50)来进行演练,以便布局规划; ■ 流程布置基本上依循的原则是:综合原则、最短距离原则、流程化原则、立体原则(充分利用空间)、安全与满足感原则以及弹性化原则(放置场所的最适空间); ■ 物品的保管要定位、定量,生产线附近只能放置真正需要的物品; ■ 物品堆放的高度标准一般为 120cm,高度超过 120cm的物料,应放置于易取放的墙边; ■ 特殊物品、危险物品、有毒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应设置专门的场所进行保管; ■ 不良容器应及时清除,纸类物品不可放于潮湿的场所; ■ 无法按规定位置放置的物品,应挂 “暂放 ”标识牌,并注明其放置原因、放置时间、负责人 、预计放至何时等内容。 ( 3) 根据物品各自的特征,把具有相同特点 /性质的物品进行分类(如:确定和标识物品的名称),并制定标准和规范,然后规定其放置的方法。 ■ 以类别型态来决定物品的放置方法; ● 产品按类别放置,如:某种型号的机械维修工具集中放置; ● 产品按机能放置,如: A型、 B型以及 O型皮带归类放置。 ■ 在放置方法上多下工夫,如:架式、箱内、工具柜、悬吊式等; ■ 尽量立体放置,充分利用空间,以提高收容率; ■ 尽可能按 “先进先出 ”的方法进行放置; ■ 放置方法的原则为平行、直角,并在规定的区域内 放置,以便于拿取; ■ 不超过所规定的范围,如:物品的堆放高度不超过 120cm; ■ 特殊物品、危险物品、有毒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容易损坏的物品应用栈板进行隔离或加防护垫进行保管,以防止碰撞; ■ 清扫工具应以挂式的方法进行放置; ■ 对所放置的物品做好 “防潮、防尘、防锈 ”等措施; ■ 必要时,设定物品负责人及点检表。 ( 4) 划线定位,定置管理(固定位置和自由位置)。 定置管理是根据物流运 14 动的规律性,按照人的生理、心理、效率、安全的需求,科学地确定物品在工作场所的位置,实现人与物的最佳结合的管理方法。 ● 固定位置(即:三固定):即工作场所固定、物品存放位置固定、物品的标识方法固定。 其主要作用是:物品在使用后要回复到原来的固定存放点,以便于下次使用,使人的行为习惯固定,从而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 自由位置:即相对地固定一个存放物品的区域,非绝对的存放位置。 其具体的存放位置,是根据当时的生产情况及一定规则来决定。 A)自由位置的定置标志可采用可移动的牌架、可更换的插牌标识,对不同的物品加以区分。 ■ 采用不同颜色的油漆、胶带、地板砖或栅栏等划线定位; ■ 通道宽度的参考标准: ● 人行道: ; ● 单向车道:最大车宽 + ; ● 双向车道:最大车宽 X 2 +。 ■ 通道或区域线色带宽度的参考标准: ● 主通道: 10cm; ● 次通道或区域线: 57cm。 ■ 颜色的区域划分方法(企业具体用什么颜色来进行区域划分视其原来使用的颜色来定): ● 绿色:合格区、合格品; ● 黄色:通行道、待检区; ● 白色:办公区、工作区、作业区域; ● 红色:不合格区、不合格品或安全警告管制。 ( 5) 对工作场所中的所有物品进行标识(目视管理的重点)。 ■ 放置 场所和物品原则上一对一标识; ■ 标识要包括现场的标识和放置场所的标识: ■ 根据工作需要灵活采用各种标识方法,标识方法一般包括:标签、标识牌、显示板、区域划线、颜色标识等; ■ 对某些产品要注明其储存、搬运等注意事项和保养的时间、方法等; ■ 对暂时存放的物品应挂 “暂放牌 ”,并指明责任者、存放的起始时间等; ■ 对所有的物品标识要 100%的实施和执行。 ● 标识和定置管理的四种理想状态: 场所标识清楚,区域定置有图; 位置台帐齐全,物品编号有序。 ( 6) 工装、模具、夹具等频繁使用物品的整顿。 应重视并 遵守使用前能 “马上取得 ”,使用后能 “立刻归位 ”的原则。 ■ 应充分考虑能否尽量减少作业工具的种类和数量,利用油压、磁性等代替螺丝,使用标准件,将螺丝共通化,以便可以使用同一工具; ■ 考虑能否将工具放置于作业场所最接近的地方,避免使用和归还时过多的步骤和弯腰; ■ 在 “取用 ”和 “归还 ”之间,应特别重视 “归还 ”需要不断地取用、归还的工具最好用吊挂式或放置在双手展开的最大极限之内。 采用插入式或吊挂式 “归还原位 ”,也要尽量使插入距离最短,挂放方便又安全; ■ 要使工具准确归还原位,最好以定置图、影印图、区分的颜 色、特别记号、嵌入式凹模等方法进行定位。 ( 7) 切削工具类的整顿。 由于这类工具在重复使用以及搬动时容易发生损坏,所以在整顿这类工具时应格 15 外小心。 ■ 频繁使用的,应由个人保存;不常用的,则尽量减少数量,以通用化为佳。 先确定必需用的最少数量,将多余的收起来集中管理。 特殊用途的刃具更应标准化以减少数量; ■ 容易碰伤的工具,存放时要方向一致,以前后方向直放为宜,最好能采用分格保管或波浪板保管,且避免堆压 ; ■ 注意防锈,抽屉或容器底层铺上浸润油类的绒布。 ( 8) 检具 、量具等的整顿。 对测量器具的整顿和保管,须特别小心: ■ 将检具、量具放置在机器台上,为防止滑落或撞击,必须铺上橡胶垫; ■ 圆筒状的检具、量具,如螺旋测量器等,放置在一起时前后方向应一致,互相间隔开; ■ 细长的试验板、规尺等,为防止翘曲,应以垂直吊挂为宜; ■ 测试用水平台不用时,须加盖子; ■ 检具、量具必须注意防尘、防污、防锈,不用时应涂上防锈油或用浸油的绒布覆盖。 ( 9) 在制品的整顿。 在生产现场,除了设备和材料,在制品是占据生产用地最多的物品。 因此, 也是 生产现场的主要对象。 在 “整顿 ”在制品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 严格规定在制品的存放数量和存放位置。 确定工序交接点、生产线和生产线之间的中断点所能允许的在制品标准存放量和极限存放量,指定这些标准存放量的放置边界、限高,占据的台车数、面积等,并有清晰的标示以便众所周知。 ■ 在制品堆放整齐,先进先出。 在生产现场堆放的在制品,包括各类载具、搬运车、栈板等,要求始终保持叠放、摆放整齐,边线相互平行或垂直于主通道,既能使现场整齐美观,又便于随时清点,确保在制品 “先进先出 ”。 ■ 合理的搬运。 ● 放置垫板或容器时,应考虑到搬运的方便。 ● 利用传送带或有轮子的容器来搬动。 ■ 在制品存放和移动中,要慎防碰坏和刮痕,应有缓冲材料将在制品间隔以防碰撞,堆放时间稍长的要加盖防尘盖,不可将在制品直接放在地板上。 ■ 不良品放置场地应用红色标签予以标示。 如果将不良品随意堆放,容易发生误用,所以要求员工养成习惯,一旦判定为不良品,应立即将其放置于指定的场所。 ( 10) 仓库的整顿。 以定位、定量、定容来整顿仓库。 ■ 定位。 ● 材料及成品以分区、分架、分层来区分。 ● 设置仓库总看板,使相关人员对仓库现况的存放把握能一目了然。 ● 搬运工具的定位,以便减少寻找时间。 ● 严守仓库的门禁和发放时间。 ■ 定量。 ● 相同的物品,在包装方式和数量上应尽量一致。 ● 设定标准的量具来取量。 16 ● 设定最高限量基准。 ■ 定容。 各种材料、成品的规格不一,要有不同的容器来盛装,大小不一的容器不仅显得不整齐,同时也浪费空间,容器的规格选择亦须考虑搬动的方便。 ( 1) 办公室的整顿。 以定位、定量、定容来整顿仓库。 ■ 工作区域。 ● 有隔间的,在门口处标示部门。 ● 有隔屏的,则在隔屏的正面标示部门。 ● 无隔屏的,则在办公桌上以标示牌标示。 ● 办公设备实施定位。 ● 桌垫底下放置的物品最好统一规定,保持整洁。 ● 长时间离位以及下班时,桌面物品应归好位,锁好抽屉,逐一确认后离开。 ■ 档案、文件、资料。 ● 整理所有的文件资料,并依大、中、小进行分类。 ● 不同类别活用颜色管理方法。 ● 文件内页引出目录或编目,以便索引检出。 ■ 看板、公告栏。 ● 看板、公告栏的板面格局区分标示,如 “公告 ”、 “教育培训信息 ”、 “资料张贴 ”等。 ● 及时 更新资料。 ■ 会议室、教室。 ● 所用物品如椅子、烟灰缸、投影仪、笔、笔擦等应定位。 ● 设定责任者,定期以查核表逐一点检。 ( 2) 清扫用具的整顿。 ■ 放置场所。 ● 扫把、拖把,一般感觉较脏,勿置放于明显处。 ● 清扫用具绝对不可置放于配电房或主要出入口处。 ■ 放置方法。 ● 长柄的如扫把、拖把等,用悬挂方式 ● 畚斗、垃圾桶等,在地上定位。 整顿的具体案例 某配件工厂,在模具管理方面非常薄弱,仅用铁丝网围出一块模具放置区域,置放 方法也不明确,加上员工未养成良好的习惯,常常没有及时将用完的模具很好地归位,往往造成模具需要使用时才匆忙维修,甚至找不到模具等诸多浪费。 公司在推行 6S 活动后,要求模具管理部门将各种模具系统分类,然后做梯形模具放置架,底层置放大的模具,上层置放小的模具,并制作看板 模具情况一览表,将库存模具、在生产中的模具、在维修中的模具以及外协调出等模具所处状态一一作显示(如图示)。 这样教育员工养成良好的置放习惯,严格实施自助取用方式,并将模具挂牌挂在相应的状态栏目内。 实施数个月后,该车间的模具管理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三、清扫( SEISO) 清扫的概念和定义 将办公场所和现场的工作环境打扫干净,使其保持在无垃圾、无灰尘、无脏污、 17 干净整洁的状态,并防止其污染的发生。 清扫的目的 ( 1) 清除办公场所和生产现场的 “脏污 ”,使其工作环境保持干净、清洁、明亮; ( 2) 稳定产品质量,使生产达到零故障、零损耗。 ■ 特别说明: 如果你能将工作岗位上出现的垃圾马上清扫掉,并保持其整洁干净,你就会引来许多赞许和惊叹的眼光: “啊。 多干净的工作岗位。 ”。 同时,干净的工作环境让人感觉身心愉快。 ■ 在现场对物品进行清扫时注意的 事项: ● 只在规定的时间内清扫,平时见到脏污也不当一回事,任由脏污留在原处; ● 认为清扫只是清洁工的事,跟我或别人及其它人无关; ● 把所有东西都放在现场里进行清扫,这个扫干净了,但另外一个又脏了;。瓯海眼镜生产车间6s现场管理培训教材(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