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一3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08内容摘要:
:学生观察思考,通过计算机演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点评 :实验研究――胡克定律,使学生了解 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如何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图象处理),如何分析图象找出规 律。 学生活动:学牛讨论交流,总结现津,得出结论。 点评 :培养学生进行数据分析、探索和寻找数据之间的关系,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做 Fx图象,利用数学知识确定 F和 x的关系,找出物理规 律。 学生活动:学生利用用实验数据做图象,进一步体验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 点评 :掌握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三、课堂总结、点评 判断弹力的方向及计算弹力的大小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只有掌握了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确定了弹力的方向,才能为今后的受力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 弹力大小的计算在今后也将有许多实际的应用,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利用平衡条件及动力学规律,利用公式 F=kx来计算。 四、实例探究 ☆ 关于弹力产生的原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 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用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推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 生的 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在重力的作用下与桌面互相接触,由于书发生了微小的形变,产生了 对 的 力,其方向。粤教版必修一3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08
相关推荐
弹簧秤读数 得到: F∝ FN F=μ FN 让学生再次实验:讨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关系。 (控制实验条件:压力不变) 讲解:动摩擦因数μ,大小与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参看课本第62页表。 学生活动: 重复弹簧拉木块的实验,在木块匀速运动的条件下,观察弹簧秤的读数。 讨论滑动摩擦力与什么有关(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l)用弹簧秤分别拉一个,两个,三个木块(叠放)
50Kg的书柜,他用 200N的力能拉动吗。 为什么。 ( g取10N/Kg) 解 :动摩擦因数 10502 0 0GFNf书柜 摩擦力 NGNf 他用 200N的力当然拉不动 问题 • 拉不动书柜,你认为书柜与地面间存在摩擦力吗。 • 二者间没有相对滑动(保持相对静止),将他们间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 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有什么规律呢。 静摩擦力实验探究
关系。 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力是可以等效的。 思考 力的图示 力的等效 首页 寻找等效力 力的替代 力的替代 : 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以相互替代;这个力就叫做那另外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另外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H01311
径 , 根 据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差异性 的原则, 在合作交 流,操作实践的过程中,巧用提问,评价激活 学生的积极性 ,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 的知识和技能, 物理的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物理经验。 成为物理的 学习主人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说说创设情景及激趣引思 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物理应从学生已有的 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教学;无趣的课堂是苍白的.因此
糙程度、正压力有关 感受一刻: 在扭开瓶盖时,有时一扭就开;有时却一味打滑。 感受一刻: 注意观察手提电脑的底座四个脚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只给你用一只手,你能将矿泉水瓶盖打开吗。 试试看,并分析其中的道理 感受一刻: 用手握着瓶子,如果将手掌压瓶子的力逐渐减小,到某一时候瓶子会掉下来,为什么。 ① 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无关,但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
拉力都是弹力 弹力方向: 压力: 支持力: 绳的拉力: 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物体 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物体 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 2)发生弹性形变 ( 1)物体直接接触; F1 F2 F F F α F1 F2 α F1 F2 F1 F2 F1 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