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一21探究自由落体运动01内容摘要:
落体运动中,物体在第 ______s内下落的距离是它在第 ls内下落距离的 9倍。 物 体在从 t=_____s到 ______s的 ls内下落的距离是第 ls内下落距离的 20倍。 课后作业: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从静止下落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开始的连续三个 2s内的位移之比是 1: 3: 5。 D.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开始的连续三个 2s末的速度之比是 1: 2: 3。 2.甲、乙两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甲的重力是乙的重力的 2倍,甲距地面高度 是乙距地面高度的 1/ 2,则 ( ) A.甲的加速度是乙的 2倍. B.甲落地的速度是乙的 1/ 2 C.各落下 ls时,甲、乙的速度相等. D.各落下 lm时,甲、乙的速度相等 3.自由下落的物体,它下落一半高度所用的时间和全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 A. 1/2 B. 2 C. 2 /2 D. 2 4.在一根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绳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个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 t,如果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会 (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由于层高不知,无法比较 5.从高为 H的塔顶,自由落下一物体 P。粤教版必修一21探究自由落体运动01
相关推荐
D 若某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A、第 4 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 4 s内的平均速度。 B、 4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 2 s末的瞬时速度。 C、第 4 s内的速度变化量大于第 3 s内的速度变化量。 D、第 4 s内与前 4 s内的位移之比是7∶ 16 ABD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记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 A、 B、 C…… 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
重 力,如果物体下落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不能忽略那就不叫自由落体运动;其二,从静止开始,如果有一定的初速度下落也不能叫自由落体运动.两条件缺一不可. D 三、对 重 力加速度的理解 典例 3 以下关于 重 力加速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 重 力加速度 g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取 m /s2 B .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 g 的大小不同,但两者相差不是很大 C . 重
信奉他的学说。 但是,意大利 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运用简单的科学推理,巧妙地提示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内部包含的矛盾。 于是,他提出了与亚里士多德相反的观点,他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到底谁对谁错。 下面,我们就来推理验证一下。 假设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通过我们的抽象思维,运用数学推导,验证一下“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降得快”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推导验证 】 [来源
50 v/kmh1 t/s 0 5 10 15 10 20 30 40 50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t图象特点 : 一条倾斜的直线,该直线与纵轴的交点表示 t=0时刻的初速度。 增加 10m/s 增加 10m/s 增加 10m/s v/kmh1 t/s 0 5 10 15 10 20 30 40 50 0Vtvv0ta0tV V V ∆t tVt0VV 5 0 2 0a2t 1 5
站 6 2 m/s C、某舰艇出航 6 m/s D、火车出站 20 m/s E、飞机在天空飞行 0 0 F、 导弹的发射 12 20m/s 最快 没有变化 最慢 较慢 较快 很快 加速度 ( ) 定义: a公式 : 21vv vatt 说明: V2— 末速度, V1— 初速度, ΔV = V2- V1 是速度的变化量 物理意义: 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s 末两个时刻,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大小均是 2 m/s ,方向均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答案 (1)匀加速直线运动 匀减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2)0 1 m/s2 (3)2 s和 8 s 针对练习 2 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小明坐在驾驶员旁边注视速度计,并记下间隔相等的各时刻的速度值,如下表所示: t /s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v /(km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