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原子的结构内容摘要:
76。 .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4. 实验分析 . (1)由于电子质量远小于 α粒子质量 , 所以二者发生碰撞时电子不可能使 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 . (2)使 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只能是原子中带正电的部分 , 按照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 正电荷在原子内是均匀分布的 , α粒子穿过原子时 , 它受到两侧的斥力大部分抵消 ,因而也不可能使 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 , 更不可能使 α粒子反向弹回 , 这与 α粒子的散射实验的现象矛盾 .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3)现象说明原子绝大部分是空的 , 除非原子的几乎全部质量和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中心的一个很小的核上 , 否则 ,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是不可能的 . 5. 注意 . (1)整个实验过程在真空中进行 , 且金箔很薄 , α粒子很容易穿过 . (2)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生的原子结构模型 , 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例 1 卢瑟福在用 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 α粒子( ) A. 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的偏转 B. 绝大多数穿过 , 只有少数发生很大偏转甚至极少数被弹回 C. 绝大多数发生很大的偏转 , 甚至被弹回 , 只有少数穿过 D. 全部发生很大的偏转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解析: α粒子散射后 , 绝大多数 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 但少数 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 并且有极少数 α粒子的偏转超过了 90176。 , 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176。 . 答案 : B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第二节原子的结构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二节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线 B. α射线 C. β射线 D. γ射线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解析: 首先 , 放射源放出的是 α射线 、 β射线 、 γ射线 ,无 X射线 , A项错误;另外 α射线穿透本领最弱 , 一张纸就能挡住 , 而 β射线穿透本领较强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 , γ射线穿透本领最强 , 可以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 , 而要穿过轧制钢板只能是 γ射线 , 因此 D项正确 . 答案: D
第五节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
退距离 s =v ′22 a=2 .522 2 m = 1 . 5 6 m . 答案: 1 . 5 6 m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课堂训练 2. 如图所示 , 足够长的小平板车 B的质量为 M, 以速度v0向右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 , 质量为 m的物体 A被轻放到车的右端 , 由于物体与车面之间的摩擦力 f作用 , A也运动起来 ,当 A在车面上达到最大速度时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新课标选修4
0℃ ,速率增加 24倍。 T↑ →普通分子变为活化分子 →活 %↑ → n活 ↑ →V↑ 温度 把除去氧化膜的 Mg 条,投入到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 H2 的产生速率( v)与时间( t)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 • t1 ~ t2 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_______。 • t2 ~ t3 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 v t1 t2 t3 t 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