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新课标选修4内容摘要:
0℃ ,速率增加 24倍。 T↑ →普通分子变为活化分子 →活 %↑ → n活 ↑ →V↑ 温度 把除去氧化膜的 Mg 条,投入到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 H2 的产生速率( v)与时间( t)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 • t1 ~ t2 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_______。 • t2 ~ t3 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 v t1 t2 t3 t 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友情提醒 : 温度对任何反应的反应速率皆有影响,但对于吸热或放热反应影响的程度不同,对吸热反应影响程度较大。 例 对于反应 M+N→ P,如果温度每升高 10℃ ,反应速率增加为原来的 3倍。 在 10℃ 时完成反应的10%需要 54min,将温度提高到 40℃ 完成反应的10%需要的时间为 ( ) V 倍数值 ( t2t1)/10 = 变化后的反应速率 碰撞理论解释各外界因素对速率的影响 反应速率理论本质探讨 分子 运动 相互 碰撞 分子具有 足够能量 活化分子 有合适的取向 有效碰撞 化学反应 碰撞理论 n活 =n总 活 % 正催化剂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V↑ 催化剂 → n活 ↑ ——改变反应的途径 →活 %↑ n总 不变 钻隧道 生成物平均能量 活化分子具有能量 反应物平均能量 能量 无催化剂 活化分子能量 反应物平均能量 生成物平均能量 有催化剂 友情提醒: 使用催化剂同等程度的增大(减慢)、正逆反应速率,从而改变反应到达平衡所需时间。 没特别指明一般指 正 催化剂 催化剂只能催化可能发生的反应,对不发生的反应无作用 催化剂一定的具有选择性 生成物平均能量 活化分子具有能量 反应物平均能量 能量 活化分子能量 反应物平均能量 生成物平均能量 解释: “对可逆反应而言,催化剂 既能 催化正反应 又能 催化逆反应”。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新课标选修4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二节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线 B. α射线 C. β射线 D. γ射线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解析: 首先 , 放射源放出的是 α射线 、 β射线 、 γ射线 ,无 X射线 , A项错误;另外 α射线穿透本领最弱 , 一张纸就能挡住 , 而 β射线穿透本领较强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 , γ射线穿透本领最强 , 可以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 , 而要穿过轧制钢板只能是 γ射线 , 因此 D项正确 . 答案: D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新课标选修4
平衡移动的方向 增大 [反应物 ]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减小 [反应物 ]或增大生成物浓度 升高体系温度 降低体系温度 增大体系压强 减小体系压强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没有影响,能缩短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正反应方向 逆反应方向 吸热反应方向 放热反应方向 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 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 12 练习 1 氢氧化镁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 Mg(OH)2(固) Mg2 + + 2OH –
第九章第3、4节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的密度减小到等于该温度下饱和汽的密度为止。 由于温度跟原来相同,饱和汽密度不变,蒸汽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也跟原来相同,所以压强也不改变。 2.将未饱和汽转化成饱和汽,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 A.保持温度不变,减小体积 B.保持温度不变,减小压强 C.保持体积不变,降低温度 D.保持体积不变,减小压强 解析: 未饱和汽的密度小于饱和汽的密度,压强小于饱和汽压,因为饱和汽近似遵循气体实验定律